疯狂倒奶行为成欧盟的耻辱 20国奶农赶牛围攻欧盟总部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35票  瀏覽5次 時間:2009年10月13日 14:41

本报记者 薛牧青

即将在10月19日举行的欧盟首脑峰会上,多了一个令人头疼的新议题——如何应对“倒奶危机”。据美联社、法新社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5日,来自欧洲20个国家数以千计的奶农,就奶价暴跌一事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外,举行抗议活动。与此同时,各欧盟成员国的农业部长在总部内举行非正式闭门会议,商讨如何应对欧洲多国出现的“倒奶危机”。不过,会议无果而终,欧盟领导人没有就提高农业补贴问题松口。当日奶农们得知此消息后,遂开着拖拉机堵塞了路口,导致当地交通瘫痪。

倒奶照片“损毁欧盟声誉”

从9月16日开始,欧洲多国奶农开始以倒奶方式抗议奶价低迷。这些奶农呼吁欧洲成立专门机构调节牛奶市场供需,改变奶价仅为生产成本一半的现状。

9月18日,法国一个奶农协会组织了大约1000名奶农和300名拖拉机手,在法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圣米歇尔山,倾倒了420万升牛奶。而这只是持续不断的欧洲奶农抗议活动的一个案例。荷兰奶农们把12万升牛奶倒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北部的一块农田里;德国奶农在政府门前示威游行,在大街上倾倒了数千升牛奶;比利时奶农抗议要求欧盟减少牛奶生产配额,以缓解奶价下跌趋势。这4个国均是欧盟产奶大国,其产奶量占欧盟总产奶量的70%以上。

奶农们承认,倾倒牛奶是疯狂的举动,但这也是欧盟的耻辱。法国西北部小镇蒂尔科奶农达索内维尔表示,2009年,每吨鲜奶价格为262~280欧元,而生产成本就高达260欧元,这还不算人工开支。“每吨鲜奶最高售价280欧元,新的奶牛养殖户连贷款都还不起,谁还愿意进入奶牛养殖这一行呢?”

欧盟委员会负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委员玛丽安"菲舍尔"伯尔5日对外宣称:“当饥荒还在一些国家盛行时,欧盟奶农们却为了要求增加补贴而不惜大量糟蹋食物,这种现象必须被纠正。”面对奶农们要求将牛奶配额削减5%以提高奶价的呼声,伯尔批评奶农抗议活动破坏欧盟形象。伯尔称,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举行的一个高级别会议上,与会者看到奶农在田里倾倒数百万升牛奶的照片后,“他们普遍认为,当饥饿仍是世界性难题时,欧盟农民却为多拿补贴而大规模浪费粮食。那些照片犹如一吨炸药,将欧盟在发展中国家的声誉炸得粉碎”。

20国奶农赶牛“围攻”欧盟总部

来自德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等20国的数千名奶农,10月5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大楼附近举行示威,抗议奶价下跌,要求当天召开的欧盟农业部长特别会议采取切实行动,维护奶农利益。

然而这场各欧盟成员国农业部长的非正式闭门会议,却未能满足欧洲奶农的愿望。欧盟委员会负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委员伯尔表示,此次非正式闭门会议不会就解决当前奶业市场的问题,达成任何决议,但欧盟委员会将在19号举行的欧盟首脑峰会上,提交一份相关方案以供讨论。“我们想确保供需均衡,减少欧洲牛奶产量。”欧洲牛奶委员会负责人罗穆亚尔德"沙伯说。

据布鲁塞尔当地警方透露,在会场外,2400名奶农抗议者和740辆拖拉机于5日将欧盟总部团团包围。防暴警察全副武装,设置警戒区,围上带刺铁丝网,一架警方直升机盘旋在总部上空。奶农们情绪激动,朝警察扔瓶子、鸡蛋、栗子并撒干草,还把一头奶牛赶至总部附近广场,并在那里燃放鞭炮、焚烧轮胎和干草。奶牛一时受惊,四处乱跑。抗议者们摇着牛铃,挥着旗帜和标语牌,大声叫喊,横幅上写着“极端自由主义等于农业死亡”。

比利时奶农理查德"帕特里斯告诉美联社,如果奶价持续低迷,冬天就得停产,“我每天都在赔钱,好像早上一睁眼,就烧了张50欧元的钞票。”奶农们还沿市内多处街道倾倒化肥和牛奶,驾驶大型拖拉机堵住通往布鲁塞尔的高速公路以及市中心街道,造成交通大面积瘫痪。不过,抗议没有引发暴力冲突。

生产配额增加成“罪魁祸首”

今年以来,欧盟鲜奶价格持续下跌,奶农损失惨重。奶农们认为,导致收入减少的“罪魁祸首”正是牛奶生产配额。由于欧盟提高了牛奶生产配额,造成欧盟市场上奶制品供大于求,进而引发价格暴跌。据2008年3月17日欧盟农业部长会议达成的共识,作为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欧盟将逐步提高牛奶生产配额,从2008年4月1日起,将牛奶生产配额提高2%,以满足欧盟和国际市场上日益旺盛的需求。

此举意味着欧盟牛奶产量每年可增加284万吨,欧盟委员会负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委员伯尔表示,提高牛奶生产配额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欧盟和国际市场奶制品需求强劲,并且这一势头有望继续保持下去,放宽配额限制有助于缓解供求矛盾。2008年欧盟委员会估计,截至2014年,欧盟牛奶产量需再提高800万吨才能满足欧盟自身需求。

然而,该决定立即遭到德国等少数成员国的反对。作为欧盟产奶大国,德国声称奶制品价格自2008年秋季达顶峰后已大幅回落,提高产量只会损害奶农利益。但德国的抗议未能改变欧盟的决议,在生产配额提高后,奶业市场出现供过于求局面,价格持续暴跌,引发了多国奶农抗议。而法国农业部长勒梅尔2009年9月15日的一番话,更将奶农的抗议活动推向了高潮。他强硬地说:“对奶农们最好的回答是,着手改组欧盟牛奶市场,而不是提供更多补贴。”

事实上,面对奶农大规模抗议活动,法国政府也慌了神,不得不于9月15日向畜牧业拨款3000万欧元,以帮助奶农应对危机。法国农业部长勒梅尔将在10月23日与银行、保险公司负责人会面,商讨如何进一步帮助奶农。此外,法国和德国还向欧盟提议,建立一个新的调控机制帮助欧盟奶农应对危机,目前,这一建议得到了绝大部分欧盟成员国的支持。

参考资料

欧盟牛奶生产配额制度

共同农业政策(简称CAP)是欧盟内实施的第一项共同政策。农业占欧盟国内生产总值不到3%,就业人口不到5%,但由于、食品占欧盟居民日常生活的开支超过20%,以及农业在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基础作用,农业对欧盟经济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因此,在农业领域实施共同政策,是欧盟走向产业一体化的第一步。

共同农业政策最早在《罗马条约》中被提出。1960年6月30日欧共体正式提出建立共同农业政策的方案,1962年起逐步予以实施。欧盟为避免奶业生产总量过剩,保持区内价格稳定,减轻沉重的财政补贴负担,在1984年建立牛奶生产配额制度,作为共同农业政策的一部分。生产配额制度规定了牛奶生产总产量的上限,各成员国农场主根据所分配的配额进行生产。超过配额生产的部分,将遭高额税收惩罚。1984年,欧盟10国牛奶生产配额约为1.03亿吨;1992年,欧盟12国配额数量为1.06亿吨;1995年,欧盟15国配额为1.17万吨,2004年,欧盟25国牛奶生产配额为1.30亿吨;2007年,欧盟27国配额为1.42亿吨。

自2003年6月开始,欧盟拟采取废除牛奶生产配额制度、削减干预购买价格水平和数量以及逐步取消出口补贴等措施,逐步推动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向更市场化的方向转变。2008年,欧盟决定增加牛奶生产配额2%,并自2009年起每年增加1%,直至2015年3月31日完全取消配额限制,以鼓励奶农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决定生产。

农业

畜牧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2 踩: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75 (12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 (10次打分)
【已經有9人表態】
2票
感動
1票
路過
1票
高興
1票
難過
1票
搞笑
1票
憤怒
1票
無聊
1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