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槍即自由 美國槍管路難行

熱度132票  瀏覽13次 時間:2015年12月07日 09:28

【經濟日報專訊】《紐約時報》近百年來首次在頭版刊社評,只為呼籲加強槍械管制,但在槍過人的美國,管槍械不只是法律問題,更涉及個人自由、人權的爭論,權威老報縱疾呼,又能改變多少?

全球襲擊事件頻生,上周三,美國加州聖貝納迪諾縣(San Bernardino)一間社區中心內的槍擊案,亦震撼全球,釀成至少14死17傷,傳媒鋪天蓋地報道,熱議是否與伊斯蘭國有關。

《紐時》頭版社評 狠批槍枝氾濫

身為美國老牌報章的《紐約時報》,自亦嚴正對待,甚至在上周六,一改平日做法,把討論事件的社評放上頭版,為1920年之後的首次!不過,這篇社論所主張的,不是針對事件是否恐怖襲擊,而是狠批美國現時的槍枝氾濫問題。

這篇義正嚴詞的社論,既把人民可合法買到殺人武器的現況,形容是「國恥」(national disgrace),又指美國人應把怒氣放到那些維護槍械行業的政客身上,該報力主要加強槍械管制,表明任何權利亦應受到合理管制。在社論刊登後,《紐時》甚至再發聲明,指出因現時槍械禍害問題而感沮喪、苦惱,故盼透過在頭版刊登社評,發出有力聲音。

權威老報如此賣力出聲,固因現行美國的槍械問題確實嚴重,槍枝數目超越成年人口之數,且槍擊案不斷,近年美國的校園、街頭槍擊案新聞,港人已見怪不怪吧?當地有網站統計,今年首336日裏,就已發生353宗集體槍擊案,平均一日超過一宗(見表)!

美國當地高呼要加強槍管的人,其實亦為數不少,但要實行,則寸步難行,就算在今次加州槍擊案之後,加強對槍枝買家背景審查的議案,依舊遭參議院否決。

為何美國總管不了槍械?從法律角度,固與當地憲法有關,在增修條文列明人民具有攜帶武器的權利。但問題顯然不只是法律問題,既因法例亦可修改,又或者可以大幅提升買槍難度,變相亦可禁槍吧?槍管的最大阻礙,始終是美國人的文化。

擁槍文化深,一部分來自環境影響。美國地方大,遠不如香港人口密集,嗌救命隨時有人聽到、警車救護車速速到,在當地不少城鎮居住,家居方圓十里人迹稀少,不少美國人尤其是居於鄉郊者,把擁槍自保視為實際需要。

信任不足 「靠政府不如靠自己」

另一部分則是源於對政府的不信任。美國立國本就與反抗殖民政府統治有關,當時主張人人該有武器對抗強權,到了今時今日,即使不再受殖民,但在這些後代的骨子裏,一樣對政府不信任,如其要政府保護,不如靠自己。

於是,在槍擊案發生之後,不少政客高呼的最佳應對方法,往往不是禁槍,反而是人手一槍。例如一名加州的大學校長,近日竟呼籲學生也應該有武器。就連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早前亦有類似論調。

更重要的是,美國人對個人自由、權利的重視,程度比全球任何地方都要高。不少美國人認為,人民可做甚麼、可擁有甚麼,政府不應過問,對擁有槍械的自由,更視為基本人權,嚴禁干預,即使「出事」了,發現要付出牽涉到集體安全利益的代價,亦難以改變這些人的思想,槍械管制要實行,又怎會容易?

正反互不相讓 局面難以改變

過去幾年,每次發生大型槍擊案後,美國總統奧巴馬總會站出來,高呼要加強槍械管制,但另一邊的擁槍派勢力,更不會示弱,既有共和黨毫不讓步,美國全國步槍協會更是財雄勢大、政治游說力強,即使奧巴馬講到口水乾,在國會也是無功而還。

昨更有報道指,明年美國將有首條24小時的槍械電視購物頻道啟播。

管制槍械、甚至禁制槍械,對港人來說是理所當然、保障大眾之舉,但是在道德價值觀不同的美國,反槍派、擁槍派壁壘分明,互不相讓,前者拿着保護民眾的旗號,後者則舉着個人權利自由來擋架。就算有百年老報極力呼籲,要提升槍械管制、改變這個局面,恐難實現。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頂:8 踩:7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1.18 (34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46 (35次打分)
【已經有48人表態】
7票
感動
5票
路過
4票
高興
3票
難過
5票
搞笑
7票
憤怒
10票
無聊
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