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療護理 頭頸癌患者 有啖好食

熱度221票  瀏覽3次 時間:2016年12月28日 11:38

【東方日報專訊】頭頸癌患者接受電療後,常出現口乾甚至口腔潰瘍等副作用,導致食欲不振。有臨床腫瘤科醫生指,患者營養不良,將影響康復及治療效果。公立醫院推出教育計劃,由護士跟進患者接受治療後的口腔護理情況,成功減少患者因「冇啖好食」而大幅減磅情況。

本港每年有約二千宗鼻咽癌及口腔癌等頭頸癌新症,患者可接受為期六至七周的電療,再結合化療,殺死癌細癌,但會引起口乾、疼痛、口腔及咽喉黏膜發炎、味覺轉變、吞嚥困難,甚至口腔潰瘍等副作用,影響進食。情況嚴重者,病人體重可能暴跌逾一成,需入院以胃喉餵食。患者接受治療部位的皮膚亦會出現乾燥、痕癢、起水泡或表皮脫落等問題。

營養不良 恐礙康復進度

屯門醫院臨床腫瘤科副顧問醫生吳雲英說,患者的體重等如營養指標,營養不良不但令傷口愈合慢,更可能令電療模具因不合身而降低準確度,重造器具會影響治療進度。該院曾調查九十名頭頸癌患者完成治療後的體重,平均減百分之七至八。一成七患者體重跌約一成,約三成人於三個月後體重仍較治療前低逾一成。

為保持患者的進食能力,屯院臨床腫瘤科註冊護士羅錦璇提醒,切勿進食太熱、太辣或太鹹等刺激性食物,薯片、果仁及花生等粗糙或堅硬食品或傷害口腔,統統要戒口。病人應盡量選擇流質、柔軟、濕潤、冷凍和易於吞嚥的食物,例如雪糕和豆腐等。她又提醒,「可以含着雪過嘅蘆薈肉,又或者含啲用菠蘿水製成的冰粒,仲可去舌頭脷苔。」紓緩電療後不適。

毛巾包花灑 避直射皮膚

羅錦璇說,不少患者誤解治療部位的皮膚完全不能碰水,引致衞生問題,「唔好用花灑直射,但可以用毛巾包住花灑流啲水落去,唔好用太熱嘅水,唔好用梘;搽(潤膚)嘢時唔好捽,用『印』嘅方式,咁就唔會損(皮膚)。」她提醒患者洗澡後要待皮膚乾透才穿衣,否則「(脫衣時)連皮『煎』出」。

屯院推出口腔護理教育計劃,由五名護士輪流跟進頭頸癌患者治療後護理情況,目前約八十名病人參與。他們在接受治療後第一、三、及五周約見,完成治療兩周後,護士再跟進。計劃推出後,患者治療後減磅情況改善,逾九成人體重只減少一成,僅一、二名病人需胃喉餵食。

記者 楊嘉莉

頂:8 踩:1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07 (67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41 (69次打分)
【已經有67人表態】
11票
感動
5票
路過
7票
高興
7票
難過
8票
搞笑
10票
憤怒
9票
無聊
10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