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出土地 支援港口運作 葵青物流「變身」研首建多層貨櫃車場

熱度132票  瀏覽2次 時間:2016年12月19日 09:20

【星島日報報道】葵青貨櫃碼頭一帶用地向來寸金尺土,為了地盡其用,未來需要尋求高空發展。消息指,當局近年一直探討八號貨櫃碼頭附近一幅用地,興建全港首個可供貨櫃車及中重型貨車同時停泊的層停車場,快將完成可行性研究,初步估計可興建樓高五至七層的多層停車設施,提供二至三千個貨櫃車泊位,藉此騰出土地支援港口運作和發展。當局又剛展開另一研究,探討在青衣一幅可供合併的用地興建多層綜合大樓,同時用作貨櫃存放和貨物處理。

  為提升葵青貨櫃碼頭一帶土地的使用率,當局早在兩年前物色一幅位於葵涌現用作港後後勤用途的土地,計畫發展為全港首個可供同時停泊貨櫃車及中重型貨車的多層停車場,以便未來可釋放該區現時多幅用作露天停車場的短期租約土地,加強支援貨櫃碼頭運作,或作港口後勤之用。政府去年六月提出一系列善用葵青區港口後勤用地的建議時,已進一步披露該幅土地面積約為四公頃,靠近昂船洲一帶,對出是八號貨櫃碼頭。

  停車場樓高五至七層

  據悉,運輸署委託顧問就引入多層停泊設施所展開的可行性研究,包括評估葵青區港口附近貨櫃車和貨車停泊設施的供求問題,並勾劃多層停車場的概念和規劃,亦快將完成。消息指,當局初步評估擬建的多層停車場樓高五至七層,其中一層是地庫,可供約一千七百架至三千架重型車泊位。消息人士說:「一個貨櫃車泊位連通道要一千呎位置,停車場一層有四十萬平方呎,可以提供大約四百個泊位。」

  現時令業界最關注的,是政府親自興建該個多層停車場,還是將有關土地出售,交由發展商負責興建;業界憂慮倘若交予私人興建多層停車設施,未必可以關顧業界需要。

  據了解,當局在諮詢期間,已留意到業界關注到擬議多層設施受三號幹綫所阻隔,極難前往,故接獲不少意見,希望能夠提供行人連接通道,方便重型車司機日後從美孚前往取車;業界亦考慮到本港現時缺乏維修大型車輛的地方,環保條例亦較嚴,冀望多層停車場日後可同時設有維修及洗車等服務,料多層停車設施設計正式出台前,當局需要先行解決該兩大限制。

  政府親自興建否 業界關注

  香港物流協會會長陳鏡治表示,現時葵涌貨車和泊停位嚴重不足,有需要整合區內土地興建多層停泊設施,避免浪費土地資源,並為葵青貨碼碼頭提供較為整全的規劃,料可騰出十至十二公頃的物流用地。

  立法會議員易志明亦認為,多層停車設施除了能釋放土地外,更可提供相關社會效益,盼可做到「一加一並非只等於二」的效果,「碼頭處理貨物的地方增加,運作能力提升,會吸引更多船隻來香港做轉口站,甚至有更多公司在港發展及開設職位,對本港航運發展有正面影響。」

  土木工程拓展署網頁亦顯示,當局已於本月初委託顧問展開青衣貨櫃存取和貨物處理多層綜合大樓之可行性研究,需時約一年半。根據善用葵青區港口後勤用地的建議文件,該項研究所涉及的兩幅土地,面積合共約九點四公頃,目前僅限定作貨櫃存放,以短期租約形式租出;當局認為長遠可合併發展兩幅用地,興建多層綜合大樓作混合用途,以提高現有土地的使用率。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政府在葵青區港口後勤用地合適的土地上,會繼續研究興建多層港口後勤設施的可行性,以應對用地限制;多層設施主要用作貨櫃車及貨車停車場和貨櫃處理等用途,以釋放更多後勤用地用作支援港口運作。發言人指,有關研究尚在進行中,會因應研究結果,考慮如何推展未來的工作。

  1青鴻路與青衣路交界

  面積:約2.5公頃

  建議作多層停車場,同時停泊貨櫃車及中重型貨車

  目前進展:須視乎美青路與連翔道交界用地的研究結果

  2青衣路與青衣航運路交界

  面積:約9.4公頃

  建議作混合用途,同時用作貨櫃存放及貨物處理

  目前進展:剛展開可行性研究

  3美青路與連翔道交界

  面積:約4公頃

  建議作多層停車場,同時停泊貨櫃車及中重型貨車

  目前進展:快將完成可行性研究

  要聞

頂:3 踩:7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8 (4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7 (43次打分)
【已經有39人表態】
6票
感動
5票
路過
4票
高興
6票
難過
4票
搞笑
6票
憤怒
4票
無聊
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