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澄清房委代付津貼屬「得意諗法」 批評諉過說法誇大 讚建屋速度世界級

熱度70票  瀏覽3次 時間:2021年10月13日 23:45

林鄭澄清房委代付津貼屬「得意諗法」 批評諉過說法誇大 讚建屋速度世界級

·4 分鐘文章
特首林鄭月娥昨表揚房委會及房屋署「過去四五年」的努力。(何澤攝)
特首林鄭月娥昨表揚房委會及房屋署「過去四五年」的努力。(何澤攝)

本港公屋輪候上樓平均需時5.8年,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向已輪候超過3年的合資格人士派發現金津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提出,構思由房委會負責「出錢」代付津貼,被視為要對房委會興建公屋速度太慢問責。林鄭昨天澄清,有關言論是一個「得意的想法」,並非建議,也不是政府政策,若指她諉過於房委是「誇大」的說法。房委會發言人表示,一直致力配合政府提升公營房屋規劃、設計和建造方面的效率,竭心盡力興建公營房屋,爭取盡快建成更單位。

指輿論製造社會矛盾想嘈交

林鄭周日於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中直言,建屋以滿足3年上樓是房委會的責任,並說:「我有個好得意嘅諗法,今日現金津貼嘅錢係政府出,點解唔係房委出呢?你起得慢你出錢。」她認為這做法是體現問責精神。身兼房委會主席的運房局局長陳帆周一在電台節目中強調,明白公屋居民輪候的苦況,與房署同事談論時他們都「眼濕濕」,因為大家都用心盡力去做,也有自我壓力想做快些。

事件經傳媒廣泛報道後,林鄭昨早出席行政會議前回應稱,「有啲報道將佢寫成行政長官諉過於房委,或是懲罰房委,我覺得係誇大咗。呢啲報道係無謂製造社會矛盾,可能最近較平靜,最好大家可以嘈交,呢啲係冇咩建設性嘅矛盾同爭議。」她不忘表揚房委會及房屋署「過去四五年」的努力,指本屆政府比上屆政府多建近五成、約3萬個公營單位,建屋時間已是「世界級」。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政府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未來10年(2022至2032年)可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然而,預計只有約三分之一單位可於前期的5年落成,餘下三分二於其後5年供應,意味出現「頭輕尾重」。林鄭補充,由生地變熟地、再建屋及配屋,全部流程每個環節都有檢視空間;建屋前期流程落後於形勢,故提出想法希望壓縮流程,並願意親自到房委會總部與委員交流。

委員歸咎缺地 房署無拖延

房委會發言人解釋,由2017至2022年,公營房屋供應量可達9.65萬個單位,較之前5年多3萬伙,反映房委會一直的努力,行政長官亦對房委會的工作表示肯定和支持;現時部分公營房屋項目,超過九成組件採用預製技術,實現6天建成一層20個單位的標準樓層,亦會積極推展更多適合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和其他嶄新建築科技的項目。

房委會建築小組委員會成員陳旭明昨於電台節目中重申,房委會建屋不達標主因「冇地」,客觀而言房屋署人員工作已疲於奔命,並無拖延。近年交給房委會建屋的地皮很細小,屬「豬頭骨」,房委會要「含淚接受」,除建築成本高,要處理城規環保問題,也因地皮「見縫插針」,附近居民有很多意見,阻力較大,處理需時。

對於現金津貼或要由房委會承擔,陳旭明指房委會的錢也是公帑,房署人員向來量入為出,嚴格控制成本,令房委會有滾存做維修保養,他們的團隊精神不應被破壞。他又形容,現金津貼是一種福利,應由福利的「荷包」支付。至於房委會建屋及規劃程序可否加快,他透露,在城規會工作6年,多重程序令他感到很痛苦,相信層層公眾諮詢的工序可以減省及簡化。

狄志遠任創黨主席的新思維認為,公屋興建慢、輪候時間長,是政府的責任,不能只說成房委會的責任;林鄭提出可讓房委會代政府支付現金津貼,這想法有創意,是體現問責,但責任不能只推給房委會,應由整個政府承擔,建議財政司司長把該想法加入任期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惠及市民,也顯示政府更有決心加速興建公營房屋。


頂:4 踩:5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67 (2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96 (24次打分)
【已經有16人表態】
3票
感動
1票
路過
2票
高興
2票
難過
1票
搞笑
2票
憤怒
3票
無聊
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