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看到了我们面临的威胁 不会不管我们吧
每经特约记者汪永晨发自哥本哈根
正在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上的小岛国图瓦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人关注过——用图瓦卢环保署官员的话说,“这些天有很多记者关注我们,甚至有人同情地对我们说:‘50年后你们的国家将要沉没在大海中,你们怎么办?’”
从1993年迄今的16年间,图瓦卢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9.12厘米,按照这个数字推算,50年后海平面将上升37.6厘米,这意味着图瓦卢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有科学家认为,图瓦卢将成为首个沉入海底的国家,因为涨潮时图瓦卢将不会有任何一块土地露在海面上。
12月8日,图瓦卢国家环保署协调人卡特拉接受每经特约记者采访时表示,“确实有些老百姓开始恐慌。政府需要向民众做出科学的解释和向公众提供如何面对的具体措施。这次来,我们是带着很大希望的。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我们面临的威胁,不会不管我们吧。”
卡特拉说:“听说这次会议之后《京都议定书》就要停止使用了,这让我们很着急,我们认为《京都议定书》对我们小岛国的条款是有意义的。如果重新制定条款,我们不放心。虽然《京都议定书》的条款发达国家的承诺并没有完全实现,但毕竟是有法可依的。所以这次我们也要呼吁继续实施《京都议定书》上的条款。”
他告诉记者,他们这次来还要解决另外一个问题,现在全球绿色资金向他们国家提供援助还需要本国提供另一半的配套资金。“可是像我们这样的小国,上哪儿去找那一半的钱?如果没有那一半(的钱),就永远也拿不到援助,这也是(我们)此次参会的目的之一。”
他表示,有了援助,图瓦卢可以用其提高民众的教育水平,保护文化传统。如果未达成预期目标,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太弱小了,光靠我们(的力量)来面对这样的灾难显然不行。面对强大的国际社会,我们一个小国的声音太小了。”卡特拉说。
同步播报
流传“丹麦文本”少数发达国被曝另起炉灶
每经记者朱小雯发自北京
由英国《卫报》最先披露的一份“丹麦文本”(DanishText),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歧急速加剧。
这份由美国、丹麦、英国私下草拟的秘密谈判文本在哥本哈根遭到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强烈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指出,“丹麦文本”倾向于发达国家,如获通过,将使其掌握更多权力,并边缘化联合国在谈判中的角色,也抛弃了《京都议定书》拟定的原则。
在《卫报》网站上公布的“丹麦文本”的内容显示,参与文本起草的发达国家希望,除去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其余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承担量化减排义务,并且接受国际监督和核查。而中国在11月底提出的碳强度减排目标,并不接受国际审查,仅在国内具有约束力。
该秘密文本还规定,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不能超过1.44吨,发达国家人均排放却可达到2.67吨。
与此同时,文本还试图弱化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资金支持的义务。
据《卫报》报称,这份文本由一个个人组成的小组起草,是一个“小范围协议”,英国、美国和丹麦包括在内,在其完成之前,在少数几个国家中传阅。
分析人士认为,这份文本如同“犯了炎症”,想将联合国从谈判过程中边缘出去,并且显示出发达国家亟须在世界各国领导人在下周到来之前,提供一个讨论的文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