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國安報告 傳抨華「經濟侵略」

【經濟日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當地時間周一將發表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據報在經貿議題上將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甚至威脅,並批評中國「經濟侵略」。
有指這將成為未來美國針對中國採取一系列經濟「反制」措施的開始。但有白宮官員據報指有關報道不正確,相關用詞不是針對中國。
習特會後 蜜月期或結束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4月訪美,與特朗普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會面,特朗普11月則訪問北京,受到習近平高規格接待。惟兩國元首頻繁互動帶來的中美「蜜月期」或將宣告結束。
特朗普當地時間周一將就國家安全戰略發表演說並發布相關報告,是他上任後首次。據路透社援引兩名美國官員的話稱,特朗普將根據他的「美國優先」政策揭露新的美國國家安全策略,且將明確表明中國是競爭對手。
不過兩名官員也說明,這不應被視為在圍堵中國,而是要「清醒地看待中國的各種挑戰」。
英媒:特將展開反制措施
稍早前英國《金融時報》也援引消息人士稱,特朗普將在演說中批評中國進行「經濟侵略」,不單視中國為「各個領域的競爭者」,更加是威脅。報道指,這顯示出特朗普政府對華立場,將比以往數屆美國政府都更激進。
報道引述美國高層官員透露,有關做法並不是倉卒決定,而是特朗普因為中美貿易逆差以及北京壓制北韓效果未如理想,對中國已失去耐性。報道引述美國前國安官員艾倫(Michael Allen)稱,特朗普的國家安全戰略演說,將是美國在經貿領域對華採取「反制」措施的開端。有指特朗普演說還將建議改革美國部分現行經濟貿易法規,更好應對中國帶來的經貿威脅。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H.R. McMaster)較早前也曾預告,即將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不僅提及北韓和伊朗威脅,還將論及中國和俄羅斯。
麥克馬斯特當時指,中國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經濟秩序,美國需加強經濟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
但有白宮官員指,《金融時報》報道不正確,相關用詞並非針對中國。
事實上,特朗普11月訪華後,中美經貿不斷摩擦已引發外界關注。雖然特朗普訪華期間,中美簽訂2,500億美元天價大單,不過,中國中投與美國高盛設立對美投資基金等項目已在美國遭遇反對聲音。此外,美國日前宣布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美國商務部11月底至今還對中國鋁板、鋼材等產品展開徵收反傾銷、反補貼稅調查,兩國的經貿關係備受考驗。
QE9BeA8_Gw%k0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data-reactid="35" style="margin: 0.8em 0px 0px;">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