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或推優惠 鼓勵舊樓業主節能

熱度128票  瀏覽6次 時間:2017年2月20日 09:13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近年大力推動綠色建築,但已落成的現有建築物,往往難以節能減排。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夥拍機電工程署,率先試行替五幢私營建築物重新校驗中央冷氣和供水裝置,尋找最為「慳水慳電」的設定水平。議會主席黃比指出,早前特首已在《施政報告》承諾,提出具體稅務優惠措施鼓勵市民購買節能裝置,期望即將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可落實撥款。

  成立近七年的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已先後推出或更新四個認證工具,方便市場推動綠色建築。該會主席黃比接受本報訪問表示,近年落成的新樓宇在綠色建築方面已做得不錯,目前較令人頭痛的是數以萬計的既有建築,因當中有不少是唐樓,樓宇結構上有較大限制,本身已較難節能減排,亦沒有誘因鼓勵住戶轉用節能設施,「跟新樓不同,既有建築不可能透過申請綠色認證,而獲得樓宇寬免;當業主又老,物業又老,該如何去推動呢 ?」

  但他留意到,特首梁振英早前在發表《施政報告》時,提到政府積極鼓勵私人業主利用稅務優惠、貸款計畫和資助計畫採購節能裝置,當時並未提出具體措施,正密切注視後天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可以推出新措施作回應,「業界普遍也覺得會是好事,但需要有一些實際例子,甚至推出一些先導計畫,好讓住戶明白如何配合。」

  兩電近年分別推出「智『惜』用電基金」和「綠適樓宇基金」,協助合資格的住宅樓宇添置節能裝置。黃比指,市場現存的計畫一般是針對大廈的公眾地方,加上以「五十、五十」的等額方式資助樓宇,倘若業主立案法團缺乏財力,大廈根本難以提升節能裝置水平,反觀過去一直未有引入的稅務優惠,甚至是差餉寬免等手段,料會更為直接有效。

  他舉例說:「每個單位總需要更換雪櫃和冷氣機等電器,新款產品往往是較為省電,若然他們能夠憑單據獲得回贈,會有一定吸引力。」

  議會亦留意到,既有建築的另一個節能空間,是來自大廈共用的機電設施,因有關裝置的能源消耗,往往高於實際需要。黃比以大廈水泵的水壓為例:「很時在設計時會特別『預大』,但大廈的用水需求卻會不斷改變,倘若一直不加理會,樓宇落成後數十年,也只會一定泵出超過所需的水量。」

  他透露,早前與機電工程署舉行研究會後,理解到大廈機電設施節能的需要,因此決定擔當「促進者」的角色,在一批獲揀選的樓宇試行應用重新校驗 (Retro-commissioning)的概念,過程中除了重新測試和人手調校的樓宇機電設施,亦會分析大量數據,替大廈的機電裝置設定至最切合最新需要的水平,並希望最終可以作出一些實例,跟其他樓宇業主分享經驗。

  現有已有五幢私營建築物參加議會首階段先導計畫,以設有大廈中央冷氣系統的商業樓宇為主,樓齡介乎由五至三十年不等,「這就像新車落地後行得不順,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入廠重新調校引擎,除了可以節能,長遠亦可減省裝置本身的維修成本。」

頂:4 踩: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8 (4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53 (45次打分)
【已經有37人表態】
4票
感動
4票
路過
7票
高興
6票
難過
2票
搞笑
3票
憤怒
4票
無聊
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