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司:預算案補漏拾遺 料涉數以十億計

【經濟日報專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財政預算案「補漏拾遺」的工作細節,將由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構思,新措施料涉及開支數以十億元計,全數由政府支付,屆時受惠人士或需做申請手續,但會盡量簡化。
羅致光構思 或需申請盡量簡化
陳茂波昨出席電視節目時指,今次預算案的主調是關愛共享,而不是一個扶貧措施。但他承認政府今年財政年度盈餘可觀,他聽到社會的意見,承認預算案的覆蓋面未夠周全。
對於有3類市民未能在預算案中受惠,包括:收入不高、自力更生且從未領取社會援助人士;60至64歲退休的公屋住戶;及剛畢業投身工作、月入約1萬元毋須交稅或交稅不多的年輕人,陳茂波強調,會透過共享計劃,盡量與他們分享經濟成果。他又說今次關愛基金加強「補漏」,擴闊「N無」人士的定義是特殊情況,只會在高盈餘時才採用。
陳茂波昨亦以「關愛共享,讓更多市民受惠」為題撰寫網誌,對於預算案中建議,為明年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代繳考試費,引來不少關注,他指已請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與考評局商討跟進,強調會以在校學生的考試利益為重,確保他們考試不會受到不必要的干擾,同時亦希望幫助一些有意重考的年輕人。
林鄭肯定預算案 挺不全民派錢
特首林鄭月娥昨出發上京前見傳媒,首次回應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內容。她說非常肯定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並支持陳茂波不適宜全民派錢的看法,又指預算案內有伏筆,財司已要求關愛基金補漏拾遺,但不一定跟隨過去的N無計劃。
林鄭表示,過去數日聽到有意見指,預算案在針對關愛共享方面,社會上或有些人被遺漏,故財司亦馬上作出正面的回應。她又提到陳茂波已要求羅致光,利用關愛基金的機制設計合適計劃,為N無人士提供支援,但強調未必會跟隨過去的N無人士定義,即是沒有公屋、沒有領取綜援,亦不須交付差餉的家庭。
另外,林鄭又呼籲現時未在預算案中獲受惠,或心裏感到不舒服的市民,可給予多點耐性。
羅致光昨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社會可將關愛基金以往對N無人士的定義放於一旁,政府現時正研究,擴闊N無人士以涵蓋預算案中未能受惠的市民,例如退休後無收入、福利制度未能幫助的人士。
他又強調基金角色本身正是補漏拾遺,屬於機制外的措施,原則是要具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