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美倫任港交所主席 金發局職願退位讓賢

【星島日報報道】港交所(388)一如市場預期,董事會昨日選出史美倫為新任主席,接替剛離任的周松崗,任期兩年,她亦是港交所首位女性主席。史美倫會見傳媒時表示,上任後工作包括制定港交所下個三年計畫,以及落實上市制度改革,並將與證監會以及內地相關部門保持良好溝通。
證券界人士指出,與政府關係良好、並且在金融界有豐富經驗的史美倫,出任港交所主席是意料中事,上任後首個挑戰,相信是處理「同股不同權」是否擴展至公司股東的爭議。
史美倫出身法律界,在1998年至2001年期間擔任證監會副主席,以及在2006年至2012年期間曾出任港交所獨立非執行董事,近年則主要以金發局主席的身分參與香港金融業的發展。
她表示,出任港交所主席與在金發局的職務並無衝突,兩家機構都可以為提升香港金融業競爭力作出貢獻。金發局的工作相當繁重,包括要處理該局的公司化進程,她說只要政府找到合適的繼任人選,便會辭去在金發局的職務。
史美倫曾擔任中證監國際顧問委員會副主席以及中銀監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是少數在內地出任要職的港人。史美倫當年協助中證監打擊大批造假公司,因此內地股民為她起了「查死你們」的綽號;她說會繼續和內地相關部門保持深厚的合作關係。
對於和證監會的關係,她認為港交所與證監會互相制衡是必須的,在市場發展以及監管作出平衡,金融市場才可以持續發展。
港交所日前發表容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以及生物科技項目上市的方案。史美倫表示,上述方案已經顧及對投資者的保障,而投資者本身亦需要小心衡量可以承受的風險。對於非同權架構會否由個人股東擴展至公司股東,她說仍要等待稍後發出的諮詢文件,現時不宜評論。
被問及近期新加坡以至內地股市均積極爭取創新產業公司上市,會否與港交所構成競爭,史美倫表示,港交所一直與全球各地交易所競爭,並會繼續爭取所有合資格企業來港上市。創新科技對交易平台的挑戰,也是上任後需要處理的課題。
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表示,港交所主席是高難度工作,但相信在監管以及市場發展都有豐富經驗的史美倫,可以帶領港交所「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