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階段政改諮詢明結束 提名門檻恐難達共識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為期五個月的政改首階段諮詢期將在明天結束。本報記者整理較多人關注的方案,發現各派別僅在一人一票普選特首問題上達成共識,同意當選須獲過半有效票;但在提名門檻問題上,則出現嚴重分歧,由公民提名、低門檻、限制候選人數目,以及過半數提委支持的高門檻都有人提出(見表),學者估計難達共識。而在昨天一個論壇上,泛民建制就門檻高低爭議火爆不斷,民建聯的「過半數」方案成為泛民的眾矢之的;而湯家驊、陳方安生亦呼籲學民思潮「勿鑽牛角尖」放棄公民提名。
記者:梁詠斯 張薇薇
政改諮詢專責小組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日前說,已收到逾三萬六千份政改意見。面對芸芸政改方案,本報整理出各方案可被分為四大類別,分別為「公民提名」類別、「低門檻出閘」類別、「定候選人上限」類別,及「過半數提委支持才可出閘」類別。其中,公民提名被指違憲,而「過半數提名」則被指門檻過高。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直言,除了「公民提名」及「過半數提名」兩極端類型的方案難被接受外,即使中間兩類的方案要達成共識,機會亦不高。他指低門檻提名雖然由泛民人士提出,但要堅持公民提名的民主派支持這些方案不易,建制派能否接受亦很難說。
至於建制溫和派提出的限制候選人人數方案,相信泛民短期內都不會考慮︰「即使自由黨和新民黨等方案,不必過半提委支持便可成候選人,但候選人都是要先經提委會內投票產生,泛民難以掌握。」
「過半方案」被指「難過登天」
在昨天一個政改論壇上,公民黨湯家驊、香港二○二○召集人陳方安生、真普聯召集人鄭宇碩、十八學者方案倡議者之一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學民思潮黃之鋒、民建聯副主席張國鈞、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等八人,分別政改方案倡議者就進行唇槍舌劍。
五位泛民代表群起批評民建聯方案,鄭宇碩形容民建聯方案讓建制派操控候選名單,「僅比北韓的好一點」。張達明亦指「過半方案」即使對建制派也是「難過登天」,是「循序漸退」。他指目前有些開明建制派也提出不用過半數的方案,認為政改要達共識,需要保守建制派向中間靠攏才有機會。
張國鈞反擊指泛民作陰謀論猜測,指民建聯設計方案是無考慮要排斥任何人或保證任何人入閘,又指「數字是相對的,你話過半數是難過登天,可能也有人覺得十分一是難過登天。」
湯家驊籲學民勿鑽牛角尖
湯家驊則指建制派提出高門檻方案實為擔心難以確保一個中央屬意的人選當選,建議雙方先就「愛國愛港」定下共識,「如果大家同意只要嚴格執行《基本法》就是『愛國愛港』,那入閘出閘就不再存在。」提倡四大界別維持不變的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認為,特首除了要港人接受,亦要中央認同,故有需要討論如何保證特首不會與中央對着幹。
部分泛民亦指堅持公民提名未必符合政治現實,陳方安生指若然香港政制是「白紙一張」就可堅持公民提名,但《基本法》清晰,加上中央不接受,與其原地踏步,倒不如只堅持無篩選的原則。湯家驊亦呼籲學民思潮「勿鑽牛角尖」。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就堅持公民提名,指「有些原則不能放棄」。
部分政改方案分類要點
公民提名/三軌方案
倡議團體 真普聯、民主黨、公民黨、社民連、人民力量、學界
方案重點
特首候選人提名方式包含公民提名,其他包括政黨提名、提委會提名或議員提名;
公民提名由全港1%即3.5萬選民聯署,提委會必須提名為特首候選人;
全民普選採兩輪投票制,首輪投票中取得過半數即當選;若無人取得過半數,最高票兩人即進行第二輪投票,得票較多者當選。
公民推薦/低門檻出閘方案
倡議團體 十八學者
方案重點
在「公民推薦」法定程序中,得2-3%選民聯署推薦,可向提委會提交成參選人;
獲不少於1/8提名委員支持可直接成候選人,每名提委只可支持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