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門面被新建圍牆封堵的餐飲、零售商鋪,打着一塊塊方形「補丁」的深灰牆面,「拆」、「停業」、「街巷治理人人參與」的醒目字條及紅色橫額……今年以來,北京力推「史上最嚴市容整治」,城區街道和小巷隨處可見「治理痕迹」,「低端產業聚集人群大院」和「群租房」亦被集中拆除或整改。按照計畫,今年北京將整治一點六萬處「開牆打洞」商鋪,及一百個老舊社區環境,有市民大讚社區變得「乾淨整潔」,有小商戶則計畫和同鄉返鄉,因為「北京,太高端了。」
「這原是一家兩個年輕人開的麵館,一碗麵十五塊錢,」幾年前,東城區知名「胡同遊」景點南鑼鼓巷主街外的小巷掀起「開牆打洞」熱潮,大批居民拆除房屋窗戶、牆磚,改造成餐飲、零售商鋪門面,如今,這些違建門面已被全部封堵,黑芝麻胡同居民李老伯指着一面新建灰牆稱,原來這家老北京炸醬麵館便宜又美味,「拆了挺可惜的,現在胡同變得好安靜。」
北京街邊小商販的吆喝叫賣、討價還價的市井味,正在漸行漸遠,海淀區一條街道邊的幾家小吃店、連鎖超市、理髮店,近期突然齊齊消失,代之的是一排打着多個深灰色方形「補丁」的牆面。「之前來了有四五十名穿着制服的拆遷人員,陣勢好大的,」附近居民稱,「店家和幾名服務員,好像都回老家去了。」
石景山區則開展「低端產業聚集人群大院整治」,上月底,十一處大院將完成拆除,屆時,石景山區五百二十八個出租大雜院將徹底「清零」。
北京市委書記蔡奇自任代市長開始,即力推「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今年以來,北京重拳整治住宅「開牆打洞」和群租房。有統計指,僅北京臨街首層「開牆打洞」商鋪就有二十萬處,預計將疏解人口二十萬。
違建商鋪的拆除,對於當地居民來說喜憂參半,經常光顧一家違建雜貨店的魏先生稱,小商戶的離開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購物唯有去一公里外的大型超市,但他亦承認,一些違建餐館油煙污染嚴重,深夜又有食客酗酒擾民,現在社區周邊變得「乾淨整潔」。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m7k/iH(k0yx5a]
睇更多" data-reactid="17" style="margin: 0.8em 0px 0px;">「有些社區在建設過程中沒有預留生活服務業,所以才出現大批違建商鋪,」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對本報稱,取締違建後,政府應從滿足民生需求角度補齊新的業態,同時要避免「一刀切」式的機械推行,因為「一些行業人員的集中出走,可能會帶來某項功能的癱瘓,比如垃圾回收、家政、餐飲、洗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