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我们都是记者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无其人
熱度116票  瀏覽3次 時間:2009年12月31日 09:04

许可新

台中女孩萧姗姗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创造一项“世界第一”,但微博帮她做到了。

12月19日晚21点02分,当萧姗姗和往常一样吃完晚饭坐在电脑前上网时,椅子突然晃动了起来。

正在新浪微博页面浏览的她,下意识地在发布栏里敲下了“地震@@! 好强>“<”,发布了出去。

后来媒体报道称,这场海峡两岸均有明显震感的地震,震中位于距她大约100公里之外的台湾花莲外海,震级达到6.8级,是2009年台湾地区最强烈的地震。

“一开始还好,我只打了‘地震’,过一下下(震感)变大了,(我)才加上‘好强’”。10天后,萧姗姗回忆起当天的情形时,对CBN记者说,“刚地震时,我以为是错觉,只想打到微博上自己开心而已,没想到是真的地震!”

而更让萧姗姗没想到的是,她不经意间留下的这四字微博,成为全球描述这场地震的最早的文字。

有人专门做了对比,在萧姗姗于21:03在新浪微博按下“发布”键的11分钟后,网络虚拟社区天涯杂谈才开始有人谈论此事,而反应最快的专业媒体——中新网则要再往后推10分钟,即21:24才出现第一条报道,新华社的报道则要到当天的21:58才出现。

从萧姗姗的首条微博出现,到新华社的报道发布,其间,仅在新浪微博上,至少已经出现了400多条关于这场让台北101大厦都“强烈摇晃起来”的地震的讨论。

以至于一名叫做“李扒皮”的网友,在萧姗姗的微博后留言称,萧姗姗写下的四字微博,对于微博具有“划时代意义”,新闻从此实现了“自己报,快速、真实、平民化”。

“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

其实,这只是微博在众多突发事件中的又一次“快速出击”。今年以来,上海地铁侧碰事故、雨雪致民航停航、广东韶关劳工群殴……一系列的热点事件中,微博,这种通常字数不超过140字的记述形式,通过与无线终端(手机)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新媒体平台,正迅速成为公众参与社会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中国社科院2009年12月出版的《社会蓝皮书》中,勃兴中的微博被评价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

《社会蓝皮书》特别指出,中国微博的一大特点就是“强烈关注时事”。由普通网民临时客串的“公民报道者”,赶在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发布的前面,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第一手的信息,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

这也是微博这种新媒体首度被作为研究对象编入《社会蓝皮书》。自2006年博客技术先驱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办Twitter以来,国内早有“饭否”、“叽歪”、“嘀咕”等多种“山寨”Twitter版本,而在2009年,随着门户网站新浪也推出微博服务,微博得以在更大的舞台上开始扮演角色。

“平台越大,责任越大”

新浪执行副总裁陈彤告诉CBN,新浪推出微博产品前,经过了几轮调研,“我们看到了成功的可能性,在新浪推出微博之前,国内还没有说得过去的微博产品。”陈彤说。

彭少彬是新浪负责微博开发的总经理,也是整个新浪微博产品出台的具体“操盘手”。他告诉CBN,新浪确定推出微博产品,是在2009年5月的成都高管会上。不过,直到7月份新浪“互动社区事业部”与“桌面产品事业部”合并成为“新浪产品事业部”后,新浪微博的开发才正式宣告启动。

“在那之前,新浪内部也尝试过类SNS产品的研讨和尝试,直到7月份两个部门合并之后,我们才真正着手微博的开发。”彭少彬说。

对于微博这种“比较简单”的产品,大约一个月后的8月15日,新浪便开始在公司内网进行内测“抓虫”(寻找系统的漏洞),8月底,新浪微博开始邀请社会各界网民体验测试产品。

值得一提的小插曲是,就在彭少彬们闭门造微博期间,国内正掀起一场微博整顿风波,国际微博先驱Twitter被禁,“饭否”、“叽歪”等国内微博先驱也先后被关闭。

这意味着,新浪决定进军微博时,是微博野草般生长的蓬勃发展时期,而等到新浪拿出微博产品时,整个微博市场已面临很大的政策风险。

如此“顶风作案”,彭少彬称,这得益于新浪高层对微博产品“信心很大”。而更关键的,则在于新浪在开发微博产品时,如何恰当地提供一套审核机制,既可以满足中国互联网信息安全规则的需要,又不致用户心生抵触。

彭少彬介绍,新浪作为门户网站,此前多年有着丰富的运营BBS、新闻和博客的经验,能够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让那些负责任的人尽情“微博”的同时,也杜绝不真实信息和不负责言论的传播。“平台越大,责任越大。”说这话时,彭少彬神色凝重。

从8月公测至今,新浪微博俨然已成为微博的代名词,业界将此归功于新浪成功复制了数年前推广博客时采用的名人战术。对此,新浪方面不以为然。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微博现在还处在测试阶段,我们从9月开始邀请各类名人成为微博用户,只是想了解不同用户之间的用户体验而已。”彭少彬如此解释其“名人攻略”。

彭少彬告诉CBN,从整体上看,来自草根的微博活跃度超过了名人所带来的活跃度,而草根也将是新浪微博未来的主攻方向。

在新浪微博短短数月“测试”期间,排行榜第一名姚晨已拥有近60万的粉丝,所以推测其用户早已迈入百万级,其中不乏活跃草根用户。像萧姗姗,这位不过是11月初刚启用微博账户的台中女孩,2个月间已写了将近700篇微博,平均下来,每天超过10篇。

有人说,在“人人都是记者”的世界中,第一手的消息将肯定来自微博。在巨大的草根微博支撑下,新浪微博将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这或许将是2010年我们肯定会遇见的新闻事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5 踩:5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5 (4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5 (33次打分)
【已經有33人表態】
5票
感動
3票
路過
5票
高興
4票
難過
3票
搞笑
4票
憤怒
4票
無聊
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