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的命運組成
【星島日報報道】讀書聰明的孩子,最令父母光采,常被其他家長追問:「究竟你給他\她吃甚麼?」
難怪中國人相信:唯有讀書高。足以突破出身,改變命運,要是一不留神,考得個狀元,簡直光宗耀祖。
這種信念,直至今日,仍深入民心,大家仍然非常樂於相信,「中狀元」足以解決所有問題。
不知道坊間可有「狀元奶粉」?或「狀元大餐」?可是論命,紫微斗數早有端倪。
最顯著的特徵,是命帶「文昌」星,即是有心向學,可是仍不足夠,最好伴同「化科」,代表考試運好。
還要看「天魁」星,這是最重要的貴人星,古時考科舉,士子一定要拜此星,中舉者稱「魁星踢斗」。
於是你看見一個狀元的形成:只是好學,但是缺乏考試運,是很可惜的事。說起來很實際,凡是「文昌」「化科」,最擅於捉題目,亦最擅於臨場發揮。
可以說是「考試機器」,他本人亦承認:「當考完試,一離開考場,即時甚麼也忘記了。」
要是以上條件齊備,這個人一生的考試運,無往而不利,已佔有很大優勢。
但要是想從政、做官,即是真正的所謂「狀元」,本命還需要有為國為民,具社會服務精神,於是非有「太陽」、「天梁」不可。
若無此心,只可以任職大行、大機構,或私營企業,未能奉公。
以上種種之外,還要加上有錢收,即是得「祿」。來源是國家政府,因為獲委派官職,從此有穩定收入。
否則,狀元只得虛銜,沒官做,沒糧出,中來何用?可見「太陽」、「天梁」、「文昌」、「祿存」等會合的奇妙組成。
斗數稱「陽梁昌祿,臚傳第一人」,正是指古時的「狀元」。
下一步要問:中狀元的人,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