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每年输华400亿立方米天然气 中国西线油气管廊带初成
晨报讯(记者 李隽琼)一条横贯中国和中亚三国的油气管廊带已然形成。在既有的中亚石油管道之外,一条未来每年输华400亿立方米的中亚天然气管道横空出世。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昨日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巴哥德雷合同区第一天然气处理厂举行。
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2003年筹划,2007年实际动工。这条管道始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的格达伊姆,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最终到达中国的霍尔果斯。中亚天然气管道因国内突如其来的“气荒”而更加受到瞩目,它与已有的中亚石油管道相得益彰,共同搭建起中国西线能源管网,是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中亚天然气管道单线全长1833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也是中亚在俄罗斯以外市场的最大天然气出口路线,它完全绕过了俄罗斯的领土。该管道每年的最大通气能力达400亿立方米,有助于缓解中亚国家对俄罗斯市场的依赖。中亚天然气管道这项浩大的工程除土、乌、哈、中4个国家直接参与之外,俄罗斯、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参与。
-专家观点
中亚管线破解中俄能源合作困局
昨天,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社科院陆南泉研究员表示,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形成,对中国天然气网络的完善以及中国天然气紧张局面的改善均有深远意义。中亚天然气管道最主要的气源来自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亦表示愿意通过中土管道向中国出口天然气。
据陆南泉介绍,2009年,中国在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与包括中亚各国在内的世界各大能源出口国签订了实质的可操作的协议。这些实质性协议敦促俄罗斯重新审视中俄能源合作问题,使得中俄能源方面十几年未解的难题纷纷在近期得到破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