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結構性失業來襲!

熱度176票  瀏覽7次 時間:2020年5月30日 19:14
Image description

香港失業率創十年新高,但疫情始終會消退,更值得憂慮是長期結構性失業!當自由行一去不復返,傳統零售、服務、旅遊業職位難復舊觀;另一方面,科技發展顛覆職場技能,然而教育及培訓跟不上,「有人無工打、有工無人打」的人才錯配現象比比皆是。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新冠肺炎「攬炒」全球經濟,封關停擺下,作為外向型經濟的香港自然難逃一劫。最新數據顯示,香港首季GDP按年實質下降8.9%,是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失業率升至5.2%,超過20萬人失業,創十年新高。回望香港最近三次失業潮,大與經濟危機有關,今次亦不例外〔見圖〕

自2月開始,港府頻頻出招「保就業」,但遇上波濤洶湧的失業浪潮,顯得有點杯水車薪。早前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便在一個論壇上警告,香港官方紓困措施最多只能保持現況,並不足以令經濟回復原有水平。他又坦承,由於大陸旅客如今未必願意來港,不要期望經濟如2003年沙士後V形反彈。

Image description

撤出中國 香港地位堪虞

「今次影響比沙士長好多,對經濟的打擊不同。」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助理教授袁偉基認為,根據以往經驗,香港經濟復甦至少需要18個月,部分行業如旅遊、零售更是沉重打擊,一來自由行會否回流香港是未知之數,二來疫後全球都希望爭取旅客到訪,競爭非常激烈,因此舊有經營模式必須改變,「要想辦法捱過這兩年,轉型做香港本地人生意」。

不但依賴大陸遊客的行業首當其衝,袁偉基警告,隨着疫後中國與西方關係交惡,有機會波及香港經濟支柱如金融、會計業等等,「之前西方企業都知道太依賴中國,不論是生產、旅遊上,今次卻真的要撤出中國,這對香港都有影響。」

最近「去中國化」的聲音甚囂塵上,部分國家更是身體力行。4月初,日本率先撥款近200億港元,資助日企將生產線從中國外遷;同日有美國官員也表示,政府將負擔美企遷出中國的一切費用。自中美貿易戰,不少廠商已經搬遷到東南亞,例如越南、柬埔寨等地區,引起外媒密切關注,前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也說:「『去中國化』現象已經非常明顯,我們不能等閒視之」。

「香港原本的定位是服務位於內地的企業,如果它們通通搬去東南亞,之後不一定需要香港,或者可經新加坡,變相原有的地理優勢減弱了。」袁偉基指出,往後部分服務業或需到東南亞工作,並取得當地專業服務認證,但這並非所有企業都能配合。

再者,瘟疫徹底改變生活模式,網上平台、應用高速發展帶動了「宅經濟」,實體店、傳統服務業生意則受損。他預計,未來香港將更快走向資訊科技轉型,並且將人工智能(AI)技術融入法律、金融、會計等產業。

20年內AI代百萬職位

不過,袁偉基分析,過往香港人才錯配嚴重,經濟模式劇變將帶來兩個極端:懂得利用科技、適應轉型的人才,由於市場渴求而「上位」,工資愈來愈高;相反,缺乏專業技能、學習能力低的就業人口,工資及職位可能不斷下流,甚至被永久淘汰,「比如你只是看文件,未來可由AI替代,失去工作」。

早於2018年,一國兩制研究中心與牛津大學研究已指出,未來10至20年,AI將會取代超過香港100萬名就業人口,包括收銀員、秘書、會計師、銀行櫃員、速遞員等等,佔整體工作近三成;中心研究主任楊荃荃表示,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工商業支援服務等香港經濟支柱,更是容易受到AI衝擊的工種,建議於大學增加與AI相關的科學課程。

「適應到科技的將愈來愈有錢,否則愈來愈貧窮。」今次疫情加快香港轉型,袁偉基更預料,到時能適應轉型的只屬少數,部分人甚至會永遠離開就業市場,造成結構性失業,勢必加劇貧富懸殊,令社會愈來愈撕裂。

香港並非首次遇上結構性失業。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馮邦彥研究香港經濟多年,他於2014年出版的《香港產業結構轉型》一書指出,上世紀90年代香港失業逐步提升,主要因為經濟結構轉型,以及勞動力供應大於需求增長。當年,製造業工人便因年齡高、教育水平低等因素,容易受到結構性失業威脅。

Image description

職場零散 易受剝削

「當某些行業無辦法再繼續做,就是結構性失業的開始。」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指出,自2003年沙士後,香港經濟明顯偏重服務大陸,特別是零售業,例如購買日常用品、奶粉、珠寶等等,吸引大量低技術的勞工,如今「北水」斷流,他們頓時收入大跌,「香港沒有所謂經濟多元化發展策略」。

過去黃洪主要研究社會保障、勞工政策,特別是兼職、零散工等邊緣勞工權益。他慨嘆,經濟結構單一下,大批年輕人雖則有創意、個人興趣,市場卻沒有提供足夠機會發揮,結果不少人寧願投身做Freelance、slash等邊際勞工,容易受到剝削。

他預料,這種模式將會變成常態,而且不止出現於年輕一代,皆因疫情提高營商風險,僱主更希望聘請短工,變相令勞動市場愈來愈「零散化」,「比如星期六日多客,我才請人做一兩日,將員工人工減至最低。」他形容,這種管理方式猶如日本「Just in time」制度,有工作需要才請散工,保障自己利益,但這類邊緣勞工缺乏法例保障,他們不知如何爭取權益,亦甚少加入工會,「所以任由僱主宰割。」

Image description

保員工vs保老闆

「大家以為乖乖地順從老闆,就不會炒你。」職工盟主席吳敏兒聲線略帶沙啞地說。5月中,她與工會到富臨皇宮抗議,指摘集團強迫員工放無薪假,「原本以為放3日,誰知三個月後仍未能開工,只可以等,甚至有同事跟他說,你的職位已經被其他人代替。」

疫市下,她見證職場層出不窮的剝削手段。眾多接觸個案中,最深刻是一位為集團工作16年的資深員工,為了一家六口生計,就算患癌也繼續上班,於疫情爆發初期,更率先簽署放無薪假,希望共渡時艱,怎知至今仍未能重投工作,「這個便是香港典型打工仔想法。」

「今次事件更突顯出,就算你立場親政府,當員工沒有利用價值,老闆隨時可以踢開你。」吳敏兒直斥,政府推出的「保就業」計劃漏洞重重,其中「補貼出糧計劃」更忽視無薪假、裁員、減薪等職場現況,思維停留於確保僱主利益、拉低失業率,沒有考慮員工實質收入,「好似生活於平行時空」。

——節錄自《信報財經月刊》6月號封面專題

頂:8 踩:9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52 (52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77 (62次打分)
【已經有45人表態】
10票
感動
4票
路過
6票
高興
3票
難過
7票
搞笑
6票
憤怒
4票
無聊
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