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难以扭转“信心赤字”
惯于承诺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再次开出新年许愿单,同样美好、同样激情澎湃。1月27日,奥巴马发表首个国情咨文演讲。他把经济工作作为白宫2010年施政重点,提出保障200万就业机会,恢复制造业优势,在未来五年里提振出口,结束党争等一系列美国承诺。
“奥巴马的演讲激情依旧,但是却没有说出什么有实质意义的新内容。”1月28日,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教授向本报指出: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展现了一个百折不挠、屡败屡战的形象,但这难以扭转民众对他的“信心赤字”。孙哲是研究中美关系的顶尖智囊之一,2003年他曾经成功预测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精确时间。
当前,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失业率居高不下,正饱受无就业复苏的折磨。
奥巴马在27日的演讲里就动情地提到,“危机带来的灾难性影响还在继续,现在仍有十分之一的美国人没有工作。”他随后强调,其经济复苏计划能保住两百万就业机会的救市效果,并承诺加速发展高速铁路等基建项目、发展新能源项目。
孙哲指出,这些都是奥巴马在竞选总统和推出经济复苏计划之时做出的承诺,根本没什么新意。
奥巴马在演讲中,把创造200万就业岗位的期望,寄托在“振兴出口五年计划”上。他宣称要在五年内令出口翻倍,为美国创造两百万份工作。
孙哲认为要实现这一计划困难重重。美国的出口利器主要是以精密仪器、大飞机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美国在高科技出口方面又有很多限制性法律条款,涉及许多政府部门,奥巴马光凭一句口号难以在短期内扫除这些出口障碍,“奥巴马甚至都没有宣布成立一个出口统筹委员会之类的协调机构。”
此外,奥巴马的演讲也没有就目前美国贸易政策上最为关键的一些问题给出答案,孙哲举例说,“比如,是否与韩国、哥伦比亚、巴拿马等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美国媒体甚至质疑奥巴马的这些承诺与事实不符。美联社就认为挽救两百万就业机会这个数据不免夸大了出口计划的作用。
与美好的承诺相反,在无就业复苏的煎熬下,奥巴马提振出口的想法,很可能意味着美国将重拾重商主义传统。
2009年末到2010年初,中国输美钢产品频繁遭遇“两反”调查。
孙哲警告说,中国不能忽视奥巴马在贸易政策上更加强硬,对人民币汇率继续施压的可能。他说,“反倾销和反补贴仅仅是轻机枪扫射,美国国会一年两次的汇率评估才是重武器。”
美国国会将在4月份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新一轮评估,美国动用货币手段来拉动出口的效果,要比动用贸易救济手段好很多。
为此,孙哲认为,中国要尽早想出应对方案,并建议中美通过扩大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他看来,第一步就是加速落实2009年中美联合声明中已经确定的合作项目,“比如中美投入1.5亿美元建立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的项目,就应该尽快落实。”
除了复苏经济和创造就业,奥巴马27日的演讲再次呼吁结束党争,并重申了美国在朝核问题、伊朗问题和阿富汗反恐上的立场。
孙哲用“毫无新意”来评价奥巴马演讲中的对外政策环节。他说,“外交领域最新的焦点是欧美是否花巨资劝降塔利班,但奥巴马并未对此表态。”
“大家不会怀疑奥巴马的智力和激情,但是开始怀疑他的能力和信用。”孙哲指出,在华盛顿政治圈子和美国公众舆论两个层面上,这种怀疑都正在蔓延。
制造业
新能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