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体充当全球复苏急先锋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本报讯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遭受重挫,不过可喜的是,目前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趋稳的势头,亚洲尤其是东亚经济体正扮演着“先锋”的角色,引领全球经济走向复苏。
中日韩经济数据强劲
昨日,来自东亚三大主要国家的经济数据让市场为之一振。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6.1%和16.2%。海外分析人士表示,从最新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并无增长势头趋缓的迹象,中国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势头也比其他任何一个经济大国都要强劲,今年中国将可以实现GDP增长8%的目标。
日本内阁府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日本的机械订货额比上月大幅增加10.5%至7380亿日元,这已经是该数值连续第二个月增加。作为民间设备投资的先行指标,日本内阁府还将其对机械订货情况的判断从此前的“减少速度趋缓”调整为“已经停止下滑”。另外,有数据显示,日本10月份倒闭企业数量同比减少11.7%,连续第3个月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韩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则显示,10月份经季调后的失业率从9月份的3.6%下降至3.4%,创近9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表明韩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
日本大和投资公司首席策略师Soichiro Monji认为,亚洲国家的出口和工业生产得到迅速改善,明年世界经济复苏将由亚洲“牵头”。而最新的一系列数据的确显示出,亚洲国家正引领着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一直被市场预测最有可能成为“金砖第5国”的印度尼西亚,其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2%,经济复苏速度明显加快。
良好的经济数据也使亚太股市昨日再现普涨格局,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除日本外亚太区股指继续上涨,日本和韩国股市的涨幅均在1%以内。中国香港恒生指数上涨1.61%,收报22627.21点,创年内反弹新高。
佐利克:警惕泡沫
强劲的经济数据也使亚洲地区货币走强。日元汇率持续走高,韩元和菲律宾比索也分别上涨约0.4%。美元汇率则持续疲软。正在新加坡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表示,美国坚决不能想当然地利用美元贬值来解决其赤字问题,美元有失去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可能性。鉴于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和中国为使人民币国际化所作的努力,未来15年内,人民币有可能成为替代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此外,佐利克对于亚洲经济走向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在亚太一些经济体中,随着经济走出衰退逐步恢复增长,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正在显现。他认为,随着经济复苏步伐的加快,亚洲各国央行应考虑收紧货币政策,以防止流动性过剩引发资产价格泡沫。不过,亚洲各国不应过早地取消财政刺激措施。佐利克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相对乐观,但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面临一些风险。
日本政府的巨额债务就让人颇为担忧。根据日本财务省昨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日本政府债台高筑。截至今年9月底,日本包括国债、政府借款及短期政府债券在内的政府债务总余额已攀升至864.5万亿日元,创出历史新高。日本财务省同时预计,到明年3月,政府债务将突破900万亿日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