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南海主權爭議之所以在近年加劇,與○八年奧巴馬政府上台後提出「重返亞洲」戰略密不可分。同時,隨着中國經濟及軍事實力不斷提升及擴張,如大面積在南海填土造島,也引起其他主權聲索國的戒心,使美國有藉口介入南海事務。
二○一二年四月,中國派海監船進入之前由菲律賓控制的黃岩島海域「保護漁民」,菲方派出軍艦回應,雙方對峙一個多月後菲方退出,中方成功實際控制黃岩島。二○一三年一月,菲律賓宣布根據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就南海島礁爭議向海牙國際法院提出仲裁,包括「中國的九段線主張是否合法」,以及「中國所佔領的七個島礁是否能擁有十二海里以外的權力」等。
沒有加入《公約》的美國表態支持。近一段時期,美國軍方以「航行自由」為由在南海區域動作頻頻,頻頻派出軍艦。中國則在南海大規模填土造島,美濟、永暑、渚碧及永興島機場跑道建設或擴建相繼完工,可供大型軍機升降,各島正加設導彈等防禦設施。
近日在華盛頓出席中美智庫對話的上海社科院副院長黃仁偉直指,菲律賓提出訴訟是在其他國家(暗示美國)唆使和慫恿推動之下提出的。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接二連三地採用手段,目的是要將中國陷入「南海困境」之中。
他指出,首先,慫恿小國挑起矛盾。其次,採取「盟國第一」的立場,誰跟我一起幹,我就和誰站在一邊。其三,濫用國際法庭,披上國際法的外衣。第四,拉攏日本、澳洲、印度等域外大國捲入南海糾紛,在南海搞聯合巡航,試圖孤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