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墨新貿易協議達共識 向加國施壓促返談判桌
【星島日報報道】美國和墨西哥經過數個月深入談判後,周一就修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達成初步原則性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稱新協議可能取代NAFTA,呼籲加拿大重返談判桌「公平談判」,否則準備將之摒出局,並向加國進口汽車加徵關稅。根據美墨新協議條款,將來在北美地區生產的汽車,須有七成半零部件產自北美,比現行規定百分之六十二點五大幅提高。分析人士稱,美國先「攻下」墨西哥,意在脅逼加國妥協。
總統特朗普周一在墨西哥官員見證下,於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公布美墨達成初步協議,說:「這是一個貿易大日子。」稱將於數日內達成最終定案的協議。他推崇這項美墨協議,可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並警告加拿大若不願「公平談判」,將向來自加拿大的進口車加徵關稅。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利用其自身貿易優勢地位率先與墨西哥達成協議,意在「倒逼」加拿大在談判中妥協。美加兩國代表周二起展開新一輪貿易談判。
特朗普曾斥NAFTA為歷來「最糟糕」的貿易協議,稱有意為之換上新名稱。他說:「以往他們稱之為NAFTA,現在我們打算將其稱為『美國-墨西哥貿易協議』。」但美墨新協議其實是NAFTA的修訂版,更新修訂了這條三國貿易協定中圍繞數碼經濟、汽車、農業,以及工會規則的條款。三國協定中准許美國公司毋須付關稅在加墨兩國營運的核心條款,則保持不變。
特朗普一直狠批美、加、墨三國於二十五年前締結的NAFTA(一九九四年一月正式生效),讓美國「吃虧」,損害美國工人的利益。他暗示,如果與加拿大談不攏,隨時把加拿大摒出局。他曾表示將在汽車和乳製品關稅上對加拿大立場強硬。有專家指,美加之間最棘手的是乳製品問題。加國乳製品供應管理系統設定了該國乳製品的生產配額和價格,並對進口產品徵收高額關稅。
在今次美墨雙邊談判的一些焦點議題上,墨方被逼作出讓步。例如在汽車製造領域,美方要求「四年內實現北美地區所產汽車七成半零部件」產自北美,比現行規定的百分之六十二點五大幅提高。美方還要求四成至四成半的汽車零部件由「時薪不低於十六美元」的工人製造,這可能促進製造業職位回流美國、削弱墨西哥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優勢。
墨西哥候任總統奧夫拉多爾表示,今次達成的協議只是第一步,希望加拿大也加入。雖然墨西哥總統涅托即將離任,但他會在十二月一日把政權移交給候任奧夫拉多爾之前,以總統的身分簽署這項新協議。特朗普表示,他即將與杜魯多商談;但也說,對進口加國汽車課徵關稅要比將加國納入美墨協定容易。
分析人士認為,加墨兩國原本達成某種「同盟」,共同抵制來自美方的壓力,但美國捏準了墨西哥在經濟上對其依賴性更強,而率先與墨國達成協議,無疑令加方壓力陡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巍分析,克林頓政府簽署的NAFTA對墨西哥有一定「讓利」,而美墨此番協議的內容顯示特朗普政府更強調美國利益優先,墨西哥做出了較大讓步。李巍說,美國顯然想把美墨談判模式變成美國與其他國家修改或新簽貿易協定的一個「範本」,逐個向加拿大、歐盟、日本等經濟體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