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新局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116票  瀏覽2次 時間:2009年12月28日 09:25

无需警惕他人,只用找到自我。

中国是否会变得更加强硬?不久之前结束的哥本哈根谈判留给世界一个巨大的命题。

即便是用最和缓的观点来看,一个事实仍然确立,随着经济实力的更进一步加强,中国的声音不容忽视,它的每一次发言都值得重视。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是温家宝总理在面对气候变化时所给出的中国立场。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视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对自身定位的一种诠释。

时至今日,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和为贵”的“和合”文化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底蕴为中国外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中国享有独特的后发优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可见的将来,“韬光养晦”思维仍将是中国在处理区域性乃至全球性事务的唯一立场。

没有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不是先从自己所在地区的事务中逐渐占主导地位而发展起来的。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进程也将不能摆脱这一模式。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最大最重要的国家,应当也有能力逐渐在这一地区的事务中起更大作用。

因而,更有必要强调的观点是,中国必须在此轮剧烈的地区性力量重新划分的前提下找到自我,这就意味着,在国内,它的公民必须获得更大范围的尊重和尊严;在地区事务中,中国必须获得部分引领的权力;而在全球范围内,以中国为核心的大周边地区,必须形成有效的力量,并拥有稳定的发声渠道和制衡能力。

我们乐见这样一个格局。因而我们必须重提一个逻辑,无需警惕别人,只用找到自我。(杨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6 踩:5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9 (38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6 (36次打分)
【已經有31人表態】
4票
感動
4票
路過
2票
高興
2票
難過
3票
搞笑
7票
憤怒
5票
無聊
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