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中歐俄為「敵人」 特朗普今晤普京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今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峰會。峰會前夕,他在美國電視台周日播出的訪問,把歐盟、中國、俄羅斯形容為「敵人」(foes)。他說:「看歐盟在貿易上如何對待我們,我認為歐盟是敵人。」並指中國是「經濟上的敵人」。
特朗普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節目中說:「美國有很多敵人,包括美國的盟友歐盟。」他說:「看歐盟在貿易上如對待我們,我認為歐盟是敵人。你不會想到歐盟是敵人,但他們是敵人。俄羅斯在某方面是敵人,中國在經濟上是敵人。」他提到中國時說:「但這並非意味他們壞,不意味甚麼,那意味他們是競爭對手。」特朗普昨日從蘇格蘭啟程前往芬蘭赫爾辛基。
對於特普會,他說:「我是不抱太大期望前往,我不是抱着高度期望前往。」被問到他是否會要求普京,引渡被美國起訴的十二名俄國情報員到美國,他回答說:「我可能會。」又說:「我還沒想到這件事情。但是無疑,我會提及這件事。」但俄國憲法禁止引渡其公民。特朗普上周五也曾稱:「我不會抱持很高的期望,但我們可能討論出令人非常驚奇的事情。」他也堅稱,他對俄國的態度向來遠比「不誠實」的媒體所認為的還要「強硬」,並堅稱有意就俄國核武快速發展和現代化一事向普京施壓。
美俄峰會將由一對一會談揭開序幕,屆時會場內只有傳譯員陪同;之後才在雙方代表團參與下進行工作午餐。兩人在芬蘭總統府會面後,下午將召開聯合記者會。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員波利亞可娃說:「普京極度善於洞察人的個性和特質,這早有明證。」她說:「他將透過有點像是一對一的方式,讚揚特朗普並試着與他建立關係,特朗普吃這一套。」
據美俄此前公布的消息,特普會內容將涉及雙邊關係、中東局勢、烏克蘭局勢和反恐等多項議題。分析人士認為,一次會晤難以解決兩國結構性矛盾,但雙方有望通過象徵性成果對外釋放緩和訊號,這將對中東、歐洲等地區地緣格局產生後續影響。美國輿論普遍認為,特朗普頂住國內保守派壓力同普京會晤,主要是尋求外交突破、展現個人外交能力,為十一月份的中期選舉造勢。
對俄羅斯來說,實現正式會晤是改善俄美關係、進而擺脫西方制裁的第一步。克里姆林宮顧問鄂夏柯夫上周五說:「雙邊關係處在非常糟糕的狀態下,我們必須着手糾正。」
超過二千名示威者昨天走上赫爾辛基街頭,譴責兩國領袖對人權、新聞自由和異見人士的打壓。警方表示有二千至二千五百人參與抗議活動,遊行隊伍的橫額寫着:「赫爾辛基要人權。」一位芬蘭女子的標語寫着:「愛發牢騷的瘋狂老小孩與邪惡的間諜頭子會面。出了甚麼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