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斥「大個去乞食」 孩子最傷心

熱度236票  瀏覽0次 時間:2018年7月26日 09:20
查看相片
聖基道兒童院認為,對孩子學習有不滿意時,自然和別的孩子比較,將失敗無限放大,影響孩子自信及自尊。(iStock)

【晴報專訊】父母隨口罵「大個去乞食」、「阿邊個叻過你」,原來最傷孩子心。調查發現98%受訪兒童曾被照顧者責罵,17%更是經常被罵,有1成半孩子更覺得捱罵不是自己犯錯,而是家長因心情欠佳或壓力而發洩在自己身上。專家建議,家長應多聽孩子需要,摒棄要當「滿分爸媽」的想法。

兒童之家家長區昌傑指,一名患ADHD及讀寫障礙的小六生,因沉迷打機及達不到家長要求,又以輕佻態度辯駁,令其父憤怒及失控,以暴力對待兒子。該名小六生最終入住家舍,惟入住初期,父親都以「再唔合格信唔信我掟你落街」、「再唔聽話我就打死你」等字句責罵兒子,令他深信父親會傷害他。

98%兒童曾被照顧者罵

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今年3至4月訪問823名正就讀小四至小六學生。結果發現,98%受訪兒童曾受照顧者責罵,當中17%更是經常被罵,惟15%覺得自己並非因犯錯而被罵,而是由於照顧者心情欠佳,未能妥善處理情緒及壓力,遂發洩在孩子身上。調查又指,24%受訪者被責罵後會選擇哭及忍耐,但仍有1成半會發脾氣。

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總幹事陳王麗芬指出,雙職父母多,工作營役,未能妥善處理情緒及壓力,便容易發洩在孩子身上。

臨床心理學家陸詠詩表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情緒控制及管理未必可自行控制得好,家長或需花更多心機及時間處理。她建議,父母應用心聆聽孩子需要,放手鼓勵孩子自主,更要摒棄當「滿分爸媽」想法。

編輯:林子豐

美術:招潤洪

頂:13 踩:2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8 (7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6 (67次打分)
【已經有63人表態】
11票
感動
6票
路過
12票
高興
6票
難過
11票
搞笑
7票
憤怒
5票
無聊
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