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泯恩仇:强权西亚大博弈的政经分析
文/石齐平
西亚大博弈作为一门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很典型,也很精彩。中国也不能置身其外.
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强力斡旋下,土耳其与亚美尼亚终于化解仇恨,在瑞士苏黎世签署合约,结束长达一世纪的敌对关系,双方正式建交,并于两个月后重新开放边界。这一对世仇(有旧仇与新恨:旧仇是土耳其前身奥斯曼帝国在上世纪一战期间曾“种族清洗”屠杀150万亚美尼亚人;新恨是1993年亚美尼利入侵与土国交好的亚塞拜疆并占领一部分地区,迄今未辙,因此土国关闭土亚边界)为什么能化解百年之怨,一笑泯恩仇?答案很简单:利益!
历史大背景已经谈过了,近因也有点复杂。话说从头。(一)俄罗斯与欧美关系近年来时好时坏,坏多于好;(二)欧洲过冬要靠天然气,这些天然气供应严重依赖俄罗斯,每当俄与西方关系恶化,俄不高兴,就找个借口“断气”,令欧洲苦不堪言;(三)为了摆脱挟制,釜底抽薪之道,就是另辟管道,从有丰厚油气储藏的中亚的里海地区引进;(四)而从里海到欧洲,油气管可以有三条路径选择:(1)俄罗斯建议的,距离较短的,经由俄罗斯,途径黑海的“南流”天然气管道;(2)美国大力推动的,经由西方的阿塞拜疆取道格鲁吉亚再到土耳其地中海港口的BTC油管(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油管);(3)目前西方拟议中的经由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由陆路接保加利亚入欧洲的“纳布科天然气管道”。后两条,均跟亚美尼亚无关,因为亚美尼亚与土耳其边界是关闭的,通不过。
对西方而言,当然不会选择俄国建议的“南流管道”,否则岂不自投罗网。至于后两条路径虽然离较远些,但不受制于俄,应是首选。未料去(2008)年八月,俄格两国交战,俄军深入格国领土,突然让西方意识到不能将来自中亚的油气利益,全部押注在格国的油气管道上。怎么办呢?只能再辟蹊径,这才想到亚美尼亚。若土耳其跟亚美尼亚关系正常化,重开边界,输气管即可经由亚美尼亚到土耳其。再者,亚美尼亚与俄关系一向比较紧密,美国也想以油气管利益对亚美尼亚施惠,利诱亚美尼亚“变节”。这即是在美国主导斡旋下,百年世仇的土亚两国终于重修旧好的原委。
全盘政经大博弈之后,目前暂时的结果是:(1)欧美是赢家,难怪希拉里笑得十分灿烂。(2)土耳其的好处是获得了欧美的好感,有助于进入梦寐以求的欧盟。(3)亚美尼亚可以分到油水。还有一个,亚国是世界最早的基督教国家,高加索山脉最高的阿拉拉特山,是圣经《创世纪》记载诺亚方舟经过洪水后的停泊之处,因此是圣山,是亚美尼亚许多信徒想要朝圣的地方,却在土国境内,离亚国仅32公里,却遥不可及,如今可以了却朝圣心愿了。
整盘棋未下完,所以不排除还有变数:(1)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领土纠纷仍未解决,这会牵动到亚、阿及土的三国关系。(2)整个博弈中,俄国独憔悴,但俄国却也参加了斡旋,是什么主意?不排除是让油气管先通过亚美尼亚,生米煮成熟饭,适当时候,随时可以用各种手段策动亚美尼亚反将欧美一军。这在围棋中叫“打劫”,亚美尼亚就是“劫材”。
全盘大博弈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1)再大的世仇也可解,只要利益够大。(2)利益不局限于钞票。组织(欧盟)的门槛、宗教信仰等都可以是。(3)对中国而言,中国-哈萨克斯坦油管今年也要延伸到里海,自那里取油,“古丝路”变成了“今油路”,西亚博弈中国也不能置身其外,中国新一阶段的“西部大开发”因此必须有对中、西亚开放的、进取的新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不要忘了,自己也可以而且应该是中亚一份子的身份,并且在进一步的“西部大开发”中,中国拥有的战略优势不只是外汇,还有民族、宗教。
西亚大博弈作为一门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很典型,也很精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