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分析師:港股次季 或現夏日寒風

熱度225票  瀏覽3次 時間:2018年3月08日 11:56
查看相片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表示,港股中短期高波動是常態,但長期牛市邏輯堅固,故上半年保持中性倉位。(資料圖片)

【經濟日報專訊】港股近期劇烈波動,奪得《新財富》港股策略分析師冠軍的興業證券張憶東仍堅定看好港股牛市,但大市上半年總體處於牛市調整期,3月份「乍暖還寒」,隨着業績期結束,次季或出現「夏日寒風」局面,宜緊盯內地去槓桿、美國加息及政治風險。

3月業績期 大市「乍暖還寒」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昨在報告中指出,環球股市低波動階段已結束,目前進入到分歧加大的高波動階段,由於中資企業的業績大致優異,故3月份業績密集發布期間,港股出現「乍暖還寒」般的回暖格局,惟隨着兩會結束,聯儲局完成議息會議,加上業績期完結,投資者要小心兩大風險。

外圍風險方面,美國出現階段性通脹回升,加息節奏或超預期,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他或會在中期選舉年提出的各項政治或經濟政策,也會增加股市波動性。另中國今年繼續推進防控金融風險及改革,如治理金融亂象、解決影子銀行等,可能引致股市短期震盪風險。

張憶東年初時已強調,上半年港股牛市處於第二階段,總體處於震盪蓄勢的牛市調整期,大市就像春天的天氣般多變,下半年將入第三階段即牛市主升浪。

波動市況 找最優質資產

面對波動市況,他重申要找出最優質資產,中短期圍繞「三性」,即擇時的反人性、選股的重要性及策略的前瞻性。

他解釋,港股中短期高波動是常態,但長期牛市邏輯堅固,故上半年保持中性倉位,市場樂觀時減倉,悲觀時增倉,策略上可採取靈活的多空策略,利用期權等手段進行對冲。選股方面,要側重上市公司內生增長能力和健康的現金流,建議以「優質金融股龍頭為盾牌,以優質成長股為長矛」的策略,與贏家共舞。

張憶東歸納出四大投資機會:(一)長期看好金融股龍頭,因中資銀行股本回報率(ROE)高於海外公司,但市帳率偏低,而內險股的市盈率亦低於外資龍頭。(二)布局創新大周期,精選最優秀的成長股龍頭,逢低戰略性吸納醫藥科技、互聯網等新興行業。(三)精選低估值高分紅的地產股龍頭。(四)看好周期性龍頭,在供給側改革及環保升級背景下,最後的生存者(剩者)為王的邏輯持續強化。


頂:10 踩:18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7 (64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69 (68次打分)
【已經有65人表態】
12票
感動
11票
路過
7票
高興
8票
難過
8票
搞笑
5票
憤怒
8票
無聊
6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