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信用危机四伏 狂欢派对“茶歇”?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热心人
熱度58票  瀏覽2次 時間:2009年12月11日 09:42

李俊

先有迪拜债务危机,后有希腊、西班牙等国主权信用评级下降,近期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被蒙上些许阴影,这无疑影响到资本市场中投机资金的做多信心。而对于商品市场而言,资金的力量是支撑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一旦资金的做多信心削弱,商品涨势也戛然而止。

过去的一个星期内,在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中,从基本金属到贵金属,从原油到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其中原油期价跌幅超过10%。

“商品市场的资金盛会进入‘茶歇’时间,在部分资金暂时撤离的情况下,商品价格的回落在情理之中,毕竟之前的涨幅太大了。”上海一期货私募基金负责人陆先生对CBN指出。以11月中旬的价格与年初相比,铜涨幅超过100%,原油涨幅超过160%,白糖涨幅超过150%,黄金涨幅超过40%,并创出历史新高。

商品惊人涨势的背后是惊人的资金流入,据国际机构预计,截至11月中旬,仅商品指数基金和与商品挂钩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规模就接近2700亿美元,而在2009年初这个数字只有1000亿美元左右。

“资金的介入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以说很多品种的涨势已经脱离了基本面的影响,资金的力量主导了价格的变化。”鲁证期货杭州营业部副总经理陈里指出。

在有色金属市场,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资金对价格的影响力。今年三季度以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库存持续增长,数据显示,8月至11月,铜库存增加了28.3万吨,增幅超过50%。然而,LME铜期货的实际走势却不断上涨,并在12月初突破7000美元/吨,创出年内最高纪录。“虽然,铜价的涨势可以被刻意解释为市场对未来需求状况的预期,不过,在铜库存如此增长的情况下,铜价的上涨存在较大泡沫。”上海大陆期货分析师高严荣指出。

由于缺乏基本面的足够支撑,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稳定性较弱,在资金持续介入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呈现大幅拉升的态势,而一旦市场出现一些利空消息,资金的撤离则又带来商品价格的快速下跌。

今年10月,在资金的推动下,国际原油价格在不到两周时间里,从70美元涨到80美元/桶。而资金撤离给原油价格带来的影响同样惊人,在截至本周三的6个交易日内,原油价格从78美元/桶跌至70美元/桶附近。

“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注入了如此多的流动性,要退出并不那么容易,而这些流动性同时强化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大宗商品作为对抗通胀的一种工具,仍然会受到资金的关照。另外,虽然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缓慢,但是复苏的方向却并未改变,因此大宗商品明年的需求前景依然乐观,这也会给资金做多提供支撑。”陆先生指出,“商品投资盛会现在只是‘茶歇’,而非散场。对商品市场而言,信用危机是一个双刃剑,短期利空,长期可能还利多,因为有这些危机存在,就代表政府难以在短期内从刺激计划中抽身,那么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之后,必然会在充足的流动性影响下再度回升。”

有色金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2 踩: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1.47 (15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48 (23次打分)
【已經有16人表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