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擬對華加徵關稅 換美國「放生」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突然表示,將於明日(4日)對中國進口商品額外再徵收10%關稅,同時正式對墨西哥及加拿大商品執行25%關稅。美國財長貝桑(Scott Bessent)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透露,墨西哥已提出配合美國,向中國進口貨品開徵與美國相同的關稅,他認為有關提議「非常有意思」(very interesting),建議加拿大也可效法。
美財長稱有意思 倡加國仿效
墨西哥與加拿大正與美國加緊談判,以盡力在本周二「死線」前扭轉乾坤。貝桑說:「如果加拿大也仿效(墨西哥的建議),那將是一個很好的姿態,這樣我們就可以保護北美免受大量中國進口商品的衝擊,中國是現代史上最不平衡的經濟體。」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稱,墨西哥擬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將集中在汽車和汽車零部件上,墨西哥此舉是為了避免美國對其商品徵收25%關稅,該國同時亦建議向美國買入更多商品。
事實上,加拿大早已對中國的電動車、鋼鐵和鋁加徵關稅,這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與美國的政策保持一致;知情人士稱,加國去年12月承諾對中國關鍵礦產、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板等商品徵收第二波關稅,目前尚未實施,有可能成為與特朗普談判的籌碼。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表示,美國單方面提高關稅嚴重違反世貿規則,損害了中國、美國和世界的利益,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回到通過平等磋商解決各自關切的正確軌道。
雖然特朗普上任以來火速宣布一系列關稅措施,實施起來卻是另一回事。《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的關稅攻勢快到連團隊都來不及執行,特朗普正計劃於4月2日宣布對等貿易關稅,惟政府官員私下透露,全面實施對等關稅行動所需的時間,有可能達6個月甚至更長。至於其他待定行動,如已宣布啟動對銅及木材的關稅調查,目前均沒有具體時間表。
對等關稅需時料達半年以上
投資者亦開始習慣特朗普的反覆無常,反映墨西哥披索預期波動性的指數,自1月以來出現下滑,目前已接近去年美國大選時一半水平;衡量加元預期波動性的指數,也較2月初的高位顯著回落,儘管對兩國的關稅有機會在本周「死線」後正式實施。高盛表示,關稅溢價最近幾周已經消退,目前仍未充分反映在現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