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资本进台湾谁受益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99票  瀏覽2次 時間:2009年10月19日 14:35

文/本刊记者 王雨佳

大陆与台湾实现“两岸三通”,台湾就进一步向大陆敞开了大门。对于台湾经济和台湾企业来说,大陆企业的大手笔资金,是最大的吸引力“去年,马英九先生和胡锦涛主席把两岸关系带向了新的阶段,不只是和谐,而是合作。在合作阶段,目前最受台湾社会关注的,是台湾要吸引各方面的大陆资金入台投资。”台湾著名财经媒体人童再兴这样认为。

自2008年马英九上台起,中断近十年的两岸协商机制恢复了直航,双向三通也基本实现。2009年4月,台湾海基会、大陆海协会签署了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授权台湾“金管会”和大陆的银监会、证监会与,协商签订备受两岸关注的两岸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MOU”)。如果MOU顺利签订,两岸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都将实现双向互通。4月30日,台湾金融主管部门宣布,大陆境内合格的机构投资者(QDII)在台开户后,就可以投资台湾的证券和期货。

2009年6月30日,台湾当局经济主管部门宣布“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和“大陆地区之营利事业在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许可办法”,30日起生效实施。

台湾人是怎样看待这次机会的?对于大陆商人来说,台湾能否成为一个淘金宝地?

台湾,一个饱和的“红海”

“陆资入台,长处、短处、机会、威胁都存在。我觉得,最大的吸引力是13亿人口的力量,这是对全世界的吸引力,不单单是对台湾的吸引力。”台湾礼正证券总裁毛仁杰说。的确,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对于陆资入台,台湾企业界还是普遍看好。7月1日,在两个“许可办法”生效的第二天,台股平开高走;终场加权指数大涨146点,涨幅超过2%。在台北外汇市场,新台币对美元汇率也有上升。

然而,对于大陆资本,台湾金融界“大佬”们的态度却相当谨慎。前任台湾当局“行政院”秘书长魏启林表示:“MOU的签订,对台湾的银行业是有利有弊的,事实上台湾未必有竞争力。”

从2008年的数据来看,以资产规模计,台湾是亚洲第四大银行业市场,但这一市场高度分散,有大约40家本地银行,30多家外资银行和几百家基层银行为2300万台湾人提供服务。2000年以来,台湾银行的平均资产回报率一直低于1%,处于一个相对疲弱的水平。可以说,台湾的银行业是不折不扣的“红海”。

台湾的一些银行只有一两家分行,而大陆的几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拥有成千上万家分行,市值也位居全球前列。“大陆的银行规模大,台湾的银行是没有办法竞争的,贷款的时候,利率可以降低。而且,他们几乎是全球最安全的银行,能提供最安全的贷款。他们进来以后,台湾的银行有可能只能做二流生意。”魏启林说。

台湾幸福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邓文聪表示,大陆企业来到台湾市场,好比“巨人来到了小人国,巨人的一粒米就是小人国人的一碗饭。”实际上,台湾的保险业竞争异常激烈,市场已被充分细分,台湾人基本上已经买了至少两张保单。所以,台湾的保险业,基本上也是一个“红海”。保险业与银行业不同,规模的优势并不那么明显,营销网络的搭建和销售团队的素质则非常重要,而后者,刚好是大陆保险公司的短板。“两岸金融界整合之后,大陆企业入台要的是什么?不是经营权,大陆应该说,台湾兄弟,我们大陆市场需要你们的技术、人才、创意。我们一起把市场做大,避免欧美人进来,我们是自己人,共同享受,这是好事情。”邓文聪说。

事实上,台湾的经济总量虽然不如大陆,但台湾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普遍比大陆企业强。而且,台湾市场整体制度比较健全,工商服务体系完备,应用技术开发能力也远远领先于大陆。

“很多人问我,如果台湾有值得投资的地方,为什么那么多台湾人到大陆来投资呢?”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震涛说,“现在是大陆企业投资台湾的最好时机,以一点小钱收购台湾企业的股份,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台湾岛内的市场并不是重点,投资是学习他们的企业管理经验,学习他们开拓市场的经验,特别是,如果能参与到台湾的产业链结构里面去,对大陆企业而言,是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

实际上,不管是看中台湾的市场还是台湾的经验,目前已经有好几家大陆企业入台投资,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4月29日,台湾第三大移动运营商远传电讯发布消息,中国移动收购了其12%的股份。消息一出,该股当日早盘涨停,并达到四个月以来的最高位。第二天,台湾股市暴涨378.51点,涨幅达6.74%,创下自1991年8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8月,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访问台湾,台湾《工商时报》的新闻标题是《王建宙旋风》,他在台的演讲座无虚席。“并不是王建宙特别吸引人,而是他身后的中国移动广大的市场和资金特别吸引人。”毛仁杰说。

台湾企业界对大陆企业的“一点小钱”,显然非常看重。

<< 前一页12后一页 >>

银行业

保险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点击这里在线阅读原版《新财经》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4 踩:4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9 (3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4 (36次打分)
【已經有24人表態】
2票
感動
3票
路過
4票
高興
4票
難過
3票
搞笑
3票
憤怒
3票
無聊
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