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副秘书长:国企应更好地发挥作用
安卓
“国有企业作为承担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这是偶然的,也是暂时的。”
昨日,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国资委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忠明在出席“后金融危机时代国资新动向·2009南方论坛”后接受CBN采访时指出,国有企业应该尽快从盲目乐观中走出来。
今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09年全球500强排行榜,江苏沙钢集团以208.969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444位,在业界引起极大震动。
以前,国有企业依靠国家资本在国际上风光无限,而如今一个地地道道的民营企业跻身世界500强,王忠明认为这具有标志性和里程碑意义。
“这意味着民企更可能发挥自身的体制优势和机制优势,而国企绝不能低估民营企业这种伟大创造力和巨大的成长性,反过来更不要太高估自己。”王忠明说。
伴随着国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频频出手救市,部分地区出现了对民企的“挤出”现象,并引起社会的广泛探讨。
摩根大通中国区副主席龚方雄在分析这一现象时指出,国家主导救市,是全世界的共同特征,而国企在获得国家资金方面比民企容易,资金成本也相对较低,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国企发挥作用是必然的。但龚方雄同时提醒:政府救市不可能经常出现。
王忠明亦同意该观点,他认为,不要以为国有企业有更多的财政投入、银行放贷就认为是国有化,更不要将美国的政府救市看作是国有化,美国从来都不会放弃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应该从盲目乐观当中走出来。
但现实是,国有企业的表现越发激进,如在年中“地王”现象中,频现国企身影。
对此,王忠明认为,这不是国资应该去表现的空间,也不符合国有企业、国资改革的方向,很可能降低国有资产发挥作用的价值空间。
“在商贸、房地产、旅游等完全竞争性领域中,国有企业应该学会退出。”王忠明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