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雯 - 女兒「I don't care」媽媽心痛
【晴報專訊】有個女孩,在讓她可以養成過度自我性子的習慣性和環境下生活,更被媽媽以「小孩子而已」、「可以慢慢教」的態度來維護,使她一直放任,直至女孩踏入高中,才覺得「有問題」。
女兒對媽媽,即使在親友面前也說話不尊重,當然是有問題;女兒對媽媽,即使在老師面前也態度不禮貌,當然是有問題;女兒對媽媽,即使少少體恤的回應也沒有,當然有問題,她的「I don't care」作風,落在別人身上,算了;落在媽媽身上,心痛又氣憤。
這孩子自小被遷就被放任的習慣性,讓她覺得自己的喜好和感受才最重要,不用理會別人,也沒有學過理解別人、尊重別人。至更高層次的互相尊重和體諒的人生道理,便是因在最重要的童年學習和模仿階段時,她沒有經歷過父母在這方面的指導和訓示,而沒法在她身上形成。在被忽略了的前因下,這結果可說是她的父母造成的;錯過了,沒有及時培養,後悔也沒用。
知識和見識,這些外在的,不時可以增值,可是,內在的增值則要及時,而且還有及早的需要。在暑假,不要只顧安排孩子追求外在的增值,要預留自己在孩子的內在世界裏,多添一份內在美,別錯過了及時,那就是孩子還會聽你、靠你的時機。
(四之二)
撰文︰張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