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百间楼的平安义工们网易新闻中心

熱度409票  瀏覽17次 時間:2009年9月20日 16:04

  南浔百间楼的平安义工们

  本报记者 陈东升

  本报实习生 王春芳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百间楼社区有一支平安义工队。54位队员虽然人人年过花甲,但每天一次巡逻,每月一次议事,无论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从来不曾中断过。

  有事大家议

  百间楼刚刚醒来,徐阿姨从窗里探出半个身子,向远处张望。

  九位老人蹒跚走来。“老镇长,来来来―――”徐阿姨连忙出屋,一把拉住老镇长张明山,贴着他耳朵说,“昨晚,里面那家人把煤气灶搁在木板烧饭,很危险哎!我同他们说说,理都不理,还嫌我多管闲事。”

  “是危险,木头房,一溅火星就着!”老镇长掏出一本发黄的笔记本,写了几行字塞回口袋,说,“我记下了,回去我们议一议,看看怎么办。”

  “那火真叫厉害啊。巷子窄,消防车开不进,只能干瞪眼看着大火烧了一间又一间。”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的那场大火,张明山至今心有余悸。

  后来,社区成立了平安义工队。“到义工队来的都是些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虽然不拿一分钱工资,但素质不好的人,我们还不要呢。”老镇长张明山说。

  绕百间楼走了一圈,回到警务室,九位老人绕桌子围成一圈坐下。平安义工队成立后,社区警务室就成了他们的活动室。

  “早上徐阿姨说的事,大家看看怎么办?”老镇长打开笔记本,先开腔。

  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庞阿姨亮着嗓子说,“我看写两份火灾隐患通知书,给房东一份,给租房人一份,告诉他们,再不改正发生火灾要吃官司的。”

  “这样好。”

  “我看,其他乱用火的人家也给他们一家一份。”老人们纷纷点头赞同。

  “老陈,写通知的事你负责。老薛,发通知的事情你负责。”老镇长张明山派完差事已近中午。

  劝架找汪阿姨

  南浔镇毗邻江苏,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这些年,南浔发达了,人多了,吵吵闹闹的事儿也多了。

  前些日子,年大姐的脸被街上皮鞋店的广告牌给刮伤了。年大姐从医院缝了7针回来,要皮鞋店赔医药费。

  皮鞋店老板娘一听,跳了起来,“撞了电线杆,你让电线杆赔啊!”

  民警小李闻讯赶来劝驾,却吃了“闭门羹”。老板娘嚷嚷,“我们开店的,你民警站在门口,算什么事!”一边说一边收拾东西,要关门。

  “找汪阿姨来!”在一旁看热闹的平安义工老潘提醒道。

  老潘找到汪阿姨,如此这般说了一下。午饭后,汪阿姨到了年大姐家,一见面,汪阿姨凑近看了看伤口,低声说,“还好还好,不扎眼。”边说边挽年大姐进屋,“他们那个广告牌摆的地方是不对,经常刮到人。呶!前两天我孙子也撞到了。”

  年大姐一听,原本背着的身子立马转向汪阿姨,“就是嘛!我真是倒了血霉了!”

  汪阿姨握着年大姐的手说,“不过人家也冤枉,什么事都没做,就要拿出几百块钱……”

  话还没说完,年大姐急忙说,“其实,我没让他们全赔,说到底,我自己也有责任。但他们态度那么差,我就火了。”

  机会来了,汪阿姨趁热打铁,说,“街坊邻居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人家刚开店也不容易。500块钱算了,汪阿姨帮你去要。”

  汪阿姨进了皮鞋店,没有提赔钱的事,却与老板娘聊起了家常。过了半个多小时,老板娘的话慢慢多起来,汪阿姨才切入正题,“大家都是女人,谁愿意花钱买道疤呢?”

  老板娘沉默了,似乎有点动摇,汪阿姨趁机动员,“你也当花钱买教训,以后广告牌千万要放好,再刮到人就麻烦了。”

  “老板娘当场就给了我500块钱。现在,她与我成了好朋友,遇到开心的不开心的事都会来找我说说。”汪阿姨兴奋地说。

  徐大爷家的房客走了

  “百间楼原来有四多,老房子多、老人多、外来人口多,小偷小摸多。但自从有了平安义工队,我们多了许多耳朵,多了许多眼睛,多了许多手脚,少了许多案件。”说起平安义工队,社区警长归荣方感慨一番后,向记者讲述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徐大爷女儿的一套百间楼老屋,被两个外地人租了,月租1500元。徐大爷高兴地对老朋友潘大爷说,“连价格都没还,一口应了,还是当场付的钱。”

  潘大爷是社区平安义工,退休民警,懂政策,提醒徐大爷说,最好能登记一下房客的暂住证。徐大爷觉得在理,回家便给女儿打电话。

  晚上,女儿来电话哭了,“那两个男的,不给我看暂住证,还骂我。”

  顾不上吃晚饭,徐大爷找到潘大爷。潘大爷马上打电话给警务室民警,“我是老潘啊,徐大爷女儿家住进了两个外地人,不给看暂住证,有嫌疑啊!”

  3分钟后,值班民警小李、小陈赶到出租房。“暂住证呢?”对方两人交换了眼色,赔着笑脸,“刚来,还没有来得及办证,要不明天我们去派出所办?”

  “不用,现在就能办。身份证拿来。”小李一脸严肃,边说边打开登记本。

  “见到民警,他们哪还敢耍滑头?乖乖地就办证了。”徐大爷笑着说,“付了1500元房租,住了两天。第二天,两人都不见了。原来他们是做贼的,后来报上登了。他们一定是看到我们这里的民警一叫就应,才逃掉的。”

  记者离开南洵时,天下着大雨。在雨中,平安义工们撑着油纸伞在街巷里巡逻。这些头发花白的可敬的老人们相互搀扶着,看看地面是否平整,踩踩青石板有否松动,试试批檐是否漏雨……一年365天,他们就这样踏出了百间楼一个又一个动人的平安故事。

(本文来源:法制日报 )
頂:21 踩:2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6 (124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51 (130次打分)
【已經有111人表態】
27票
感動
12票
路過
12票
高興
11票
難過
13票
搞笑
11票
憤怒
13票
無聊
1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