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基金“出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热心人
熱度61票  瀏覽2次 時間:2009年12月08日 12:46

潘荣

以“战略投资”、“长期持有”著称的主权财富基金,在对待日渐“康复”的欧美大型银行问题上,却越来越显得“短期”而“投机”。是获利出局,还是对金融机构重回危机前经营模式表示不安?

科威特主权财富基金科威特投资局上周日表示,已出售价值41亿美元的花旗集团股份并实现盈利。在声明中,科威特投资局表示,在与花旗集团管理层协商后将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并以41亿美元的价格全部出售。这笔交易获利11亿美元,投资回报率高达36.7%。

今年以来,在欧美大型银行纷纷要求偿还政府注资的同时,全球各主权财富基金不断出售花旗集团、银行等金融类股票。

在科威特投资局之前,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已于9月将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后,出售手中约半数花旗集团股票,获利16亿美元。

巴克莱银行的命运与花旗集团相似。

在阿布扎比政府控股的国际石油投资公司于6月出售所持大部分巴克莱银行股份并获利约15亿英镑后,主权财富基金卡塔尔投资局在10月出售价值14亿英镑的巴克莱银行股票,获利约6.1亿英镑。卡塔尔投资局是继国际石油投资公司后第二家退出巴克莱银行的主权财富基金,在出售价值14亿英镑的股票后,仍持有约7%的巴克莱银行股份。

去年,这些欧美大型银行在金融危机发生后,转而向外部投资者融资,以弥补因次级抵押贷款损失导致的资本金下降;而主权财富基金趁全球金融危机下银行股价跌至低位时大量买进,在获利后纷纷开始减持。

不过,并非每个主权财富投资基金都成功“抄底”,海湾主权财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便是一例——可能不得不按两年前的承诺,以31.83美元/股向花旗集团投资约75亿美元。阿布扎比投资局于2007年11月承诺,明年3月向花旗集团注入一笔资金,股息为11%。截至上周五收盘,花旗集团股价仅4.09美元。

私募投资分析人士表示,主权财富基金稳健的特性使其通常趋于长期投资。不过,在未来刺激措施将要退出、世界经济走向尚不明朗、银行急于摆脱政府监管重归“自由”的复杂背景下,在以淡马锡为典型的一些主权财富基金境外投资巨亏的惨痛教训下,落袋为安是保证收益的理想做法。在确定银行充分消化“有毒资产”、在各国政府收紧流动性而仍然能持续盈利后,银行股票仍有望得到主权财富基金的青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1 踩:4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59 (17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1.23 (26次打分)
【已經有13人表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