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Webb 抗癌 4 年 廣徵義務編輯冀個人網站永續 緊貼上市公司動向|Yahoo
【Yahoo 新聞報道】獨立股評人 David Webb 四年前驗出前列腺癌,至今仍然跟病魔搏鬥。8 月將踏入 60 歲的他,前日(19 日)在個人網站「Webb-site」表示,網站多年來收集的上市公司公開資料令外界受益,但網站需要有人繼續協助營運和更新資料,否則在他死後將要關閉。David Webb 說,現時已經試行讓網站以類似「維基百科」的形式運作,任何人都可以登記成為義務編輯並更新不同公司的資料,包括上市公司董事會薪酬,資料會在其他義務編輯審核後發布,而且成為義務編輯不需要收集個人資料,用戶名稱亦不會公開顯示。他更表示,如果身體許可,最活躍的 2 名義務編輯可在年底跟他在香港會共晉午餐。
David Webb 表示,一些需要手動更新的上市公司公開資料,包括了公司律師以及核數師的變更,這些都是現階段無法以自動化系統完成。他又透露,最近在網站加入了一個新功能,列出上市公司的各名董事薪酬,資料可以追溯到落實董事薪酬實名披露的 2006 年。
編輯可搜集上市公司董事薪酬 每間公司僅需三、四分鐘
他並提到,上市公司數目已經由當年的 1,172 間,倍升至現時的 2,591 間;而這些資料可以讓外界得知上市公司的董事薪酬趨勢、支付給「所謂獨立董事」的金額、董事會總薪酬佔市值百分比、最高和最低薪酬董事會等的分析頁面。
他又說,找出董事會薪酬的方法不算困難,現時 Webb-site 的編輯系統已經列出不同上市公司年報的超連結,只要在年報內找出關鍵字,就可以很快找出董事薪酬的答案;他並透露在過去數星期,已經嘗試跟一小批義務編輯測試系統,已經處理了數百間的資料,「一旦您熟悉了系統,每個報告大約需要 3-4 分鐘。」
現時部份國家例如美國等,已經將相關資料以電腦和機器可讀的「XBRL」格式歸檔,讓搜集相關資料的工作可以自動化完成,但本港未有相關做法。David Webb 在網站指,證監會確實在 2005 年上半年成立過適用全行的資料搜集自動化籌備工作小組,「現在事隔 19 年,想必已經夭折了。證監會最後一次提及此事是在 2006 年 3 月的年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