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今年起对俄输气
俄釜底抽薪,欧盟对俄能源依赖将加重
臧文茜
从本月1日起,阿塞拜疆每年将向俄罗斯供应10亿立方米天然气。
这些天然气的来源是阿塞拜疆的沙赫—杰尼斯巨型天然气田。阿官方资料显示,该气田的储量至少为1.3万亿立方米,占阿塞拜疆的天然气总储量的75%以上。
而且,该气田恰恰是欧盟为减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而谋划已久的纳布科天然气管道的供气来源。俄罗斯这次釜底抽薪,将使欧盟对俄能源依赖越发严重。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下称“俄气”)与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SOCAR)去年10月签署了2010~2014年供气协议。协议规定,阿方从2010年1月1日起,沿阿塞拜疆天然气管道的巴库—莫兹多克段,再经阿俄边境的什尔瓦诺沃卡天然气站,每年向俄方出口天然气5亿立方米。
虽然双方当时均未公布气价,但俄气此前称,该公司建议“在长期合同的基础上以市场价格购气”,阿总统阿里耶夫也曾表示“双方都非常满意”。
而且,临近正式供气,SOCAR总裁阿普杜拉耶夫又突然宣布将每年对俄输气增加一倍。他说,这是因为阿塞拜疆有能力每年向俄罗斯供应这一数量的天然气。
根据协议,最初阶段,天然气将输往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然后供应给俄南部其他地区。
1月1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向阿里耶夫祝贺新年时说,双方未来还将实现各个领域的互惠合作。
分析人士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对阿塞拜疆这样一个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国家来说影响非常大。该国需要弥补纳布科项目迟迟未能实现造成的损失。
纳布科项目拟从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出发,经里海,穿过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向欧洲供气,原计划2010年动工,2013年正式运营。欧盟一直在推动该项目,希望借此将里海天然气绕行俄罗斯输送。但金融危机令欧盟大国自顾不暇,这些国家被迫重新评估自己的能源战略,并将重点放在解决内部问题上。
因此,作为“幻想”中的纳布科管道上的重要一环,阿塞拜疆转向俄罗斯,以后者为自己的天然气出口和过境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