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MPF對冲 政府承擔增至172億

【經濟日報專訊】行政會議最快今天,討論取消強積金(MPF)對冲的新方案。新方案要求僱主每月多供1%,政府的財政承擔,亦由預算案提出的150億,增至172億,補貼年期亦增至12年。
新方案獲勞工界歡迎,但商界卻有保留。消息指,行政會議今天討論政府取消強積金最新建議後,將交勞顧會討論;一旦勞顧會達成共識,政府會將具體方案,進行公眾諮詢。
商界:政府改遊戲規則 要付代價
多個商界代表對新方案表示保留。勞顧會資方代表施榮懷表示,僱主願意「落水」多供1%,是顯示了重大誠意,質疑政府為何不作長期承擔。他直言:「政府要改變遊戲規則,就要付出代價。」另一位資方代表郭振華就指出,若將遣散費及長服金計算維持於月薪三分二,會令部分僱主擔心加重負擔,或會影響日後討論。
勞顧會勞方代表均歡迎新方案,鄧家彪表明,新方案是回應了勞方的訴求,以員工月薪三分二計算遣散費及長服金,是保障了勞工權益,希望僱主接受新方案。另一名委員周小松表示,希望早日實施方案,但他表示,將關注方案細節,尤其是專項儲備的「封頂」金額,關注金額是否足夠支付遣散費和長服金。
勞工界歡迎 盼早日實施方案
據了解,取消對冲的新方案,政府建議僱主另設戶口,每月為僱員多供1%薪金,用作日後支付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僱員供款則不變,維持在5%。而政府為幫助商界,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亦會投入更多公帑作補貼,由預算案預留的150億元,增至172億元,補貼年期亦會由原先建議的10年,增至約12年。
至於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的計算方式,會維持在月薪的三分之二,並維持39萬元上限。
據悉,取消對冲後,政府原先打算只是對破欠的公司,作一次性補貼,但在新建議下,將設兩層資助,即政府在第一層,會先貼補一半金額,但如果涉及公司的戶口不夠錢,政府將會額外承擔一半。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表示,中小企願意額外供款1%,預料每年整體供款額會增加7億港元,對僱主而言已算很大負擔。他指出,即使政府加碼,過渡期由10年延長至12年亦於事無補,坦言中小企一定反對方案,會透過立法會議員轉達意見。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