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港獨」爭議愈演愈烈,繼多所中學有學生成立「本土關注組」後,直資名校拔萃男書院亦有學生成立「國是學會」,揚言要「策動香港建國大業」。校方強調該會並非校內學會編制,呼籲學生加入校內公民教育組作理性討論;不過有校友認為該會用詞雖較強烈,但男拔一向有鼓勵表達不同立場及辯論的傳統,外界應對開設專頁正面看待。
「拔萃男書院國是學會」上周在社交網站開設專頁,並於前晚發表長約900字的「創會宣言」,揚言要「策動香港建國大業」,向男拔師生及校友宣揚港獨理念,「共議香港抗中解殖、民族自強之國家大事」,提倡香港「永遠脫離中共管治,方能實現民主」,又批評教育局禁止校園討論「港獨」,是箝制學生思想與言論自由,揚言「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煽風點火」、「為本土論述於中學學界傳播開拓康莊大道」。
這份宣言截至昨日傍晚已逾3000人讚好,轉載次數亦達千次。據了解,男拔在開學後並未成立「本土關注組」,而該會亦是首個表明以「建國」為宗旨的同類組織。該會昨表明由男拔在校學生組成,而使用男拔校名及校徽旨在引起師生、家長及校友關注,不代表校方立場,但樂意與校方溝通。
《星島日報》昨向該會進一步查詢,惟截稿前未有回覆。
拔萃男書院發表聲明,強調該組織並非校內學會編制,又指校方向來鼓勵學生積極討論不同議題,學校公民教育組多年來舉辦研討會、講座及辯論,讓學生就不同議題進行理性的公開討論,歡迎學生加入公民教育組,理解及探討各種議題,亦樂意聆聽學生心聲,強調學生關心社會時事值得欣賞。
教育局昨重申,「港獨」不符合香港特區在《基本法》下的憲制及法律地位,任何「港獨」主張或活動不應在校園出現,學校發現學生未經校方批准,以學校名稱成立的組織,散播或傳揚「港獨」主張或活動,校方應作適當跟進,相信校長和教師會發揮教育專業處理。
「拔萃男書院國是學會」的創會宣言借用上世紀七十年代「認中關社」概念,聲稱要「認港關社」,又以「開埠175年」為紀年,即以1841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為起始,有男拔校友指該份宣言昨已在校友群「洗版」,相信學生是刻意使用偏激字眼,但他認為母校有鼓勵表達不同立場及辯論的傳統,宜正面看待,「中學生是初生之犢,有發聲是好事,起碼公開給別人指正與辯證,至於論據有否道理,是否有人支持則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