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神科」非聯招比例逾4成 倡改革制度

熱度352票  瀏覽0次 時間:2018年9月05日 09:17
查看相片
葉建源倡改革招生制度,包括為非本地課程的本地考生設收生人數或比例上限等。(馮漢柱攝)

【晴報專訊】本港大學「神科」取錄非聯招本地生的比例偏高,引起外界質疑收生制度不公。有立法會議員表示,非本地課程考試比中學文憑試易取高分,擔心會對一般聯招考生造成不公平,建議各院校設立統一分數換算標準,及考慮為非聯招收生設上限。

現時除聯招制度外,大學可另行透過非本地課程招生,當中較多本地學生報考英國的普通教育高級證書文憑(GCE-AL)或國際預科文憑(IBDP),然後再入讀本地大學。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分析,持該些資格的「非聯招」生只佔全部本地生約5%,但在一些「神科」如國際商業、醫學、法律的收生比例甚高,最高的3課程分別達46.2%、43.5%和39.5%,包括港大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和中大醫學。

葉指去年在文憑試中取得最高級5**的考生只有1.3%,但同年在GCE-AL及IBDP中取得最高分的考生分別多達8.3%及7.7%,反映考試難易度不一;而該些課程學費高昂,擔心最終造成收生偏向富裕階層。

教育局回應指,經聯招途徑獲錄取的學生比例過去3年維持約83%,沒很大變化;局方認為沒證據顯示應考國際性考試的本地學生,較易獲錄取入讀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

中大回應指非聯招收生沒固定學額比例,不論何種學歷機會均等。港大指會詳細研究各方面數據,作為參考。

記者︰李明佑

編輯:梁偉澄

美術:陳超雄

頂:20 踩:26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9 (10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81 (108次打分)
【已經有97人表態】
21票
感動
13票
路過
14票
高興
7票
難過
7票
搞笑
10票
憤怒
13票
無聊
1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