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兒子有樂同享有禍同當」

【星島日報報道】「愛教育也愛孩子!」兩子之母的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一直不吝分享親子相處之道,認為親子關係最重要是尊重孩子是獨立個體,母子間「有樂同享、有禍同當」,就好像長子曾被騙去人生第一份薪水,心疼得很,作為母親給予警惕,也無條件分擔一半損失,愛之深,責之切。
蔡若蓮曾在報章專欄及受訪時,談及最注重母子相處有質素,不會一邊煮飯、一邊和他們聊天,擁有一個博士和三個碩士學位的她,當年因協助兒子準備學前教育而攻讀碩士課程,還刻意把母子各自的書桌放在一起,做功課時互相鼓勵。
為教育兒子攻讀碩士
她的著作《與夢想同行──一位校長的教育實踐》中,談及「我和兒子相處,也是有樂同享,有禍同當的。記得兒子三歲時,被他爸罵了一頓,不服氣,跑到大門前要離家出走。作為媽媽,我沒有阻止,也沒有加意見,只拿了他的小外套,給他穿上,再把兩元硬幣,放在他的小手里,跟他說:『不要走太遠,累了就回家。』結果,他沒走,哭了。」
文中又提到:「(匡仁)第一次暑期工賺了幾千元,逛街時被不良推銷騙了錢,幾千元泡了湯,心疼得很。我無條件與他分擔了一半的損失。當然,也少不了教訓幾句……責備、管教、都是因為愛。」她在另一篇談到人生最快樂是「做自己」,她曾認為「老大不喜歡說話,我覺得他做科學家最好;老二活潑多言,做律師最合適。」雖然匡仁沒當上科學家,她尊重孩子發展個人興趣,就像她一直支持匡仁長跑。
去年,她在報章專欄透露,兩母子曾各自報名參與同一場十公里慈善長跑,原本約好比賽後一起離開,但因自己臨時轉戰跑三公里,兩場賽事終點不同,結果令長子白等了大半小時。她稱感到遺憾,更深刻體會母子之情。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