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明年中国经济的重点是调结构
后危机时代,中国应在保增长的基础下,重点把精力放在调结构上,并推动市场化的经济活动
记者 鲁菲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在4万亿的政府投资拉动了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同时,由政府投资拉动和非市场化手段的拯救经济措施,受到了更多的质疑。更有观点说,中国经济在延续旧有的发展模式。
对此,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回应说:“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就像任何药方都有副作用一样,但是为了治病必须要吃药。”
姚景源说,政府在制定拯救经济政策时,应秉持病情好转少吃药,病好了不吃药的原则。针对中国的经济问题,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姚景源提醒说,不要抱怨中医的疗法,中国有中国的特点,如发生紧缩时,提高利率就医好了病情,但是这种做法在国外并不适用,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性,几次大的通缩靠行政手段都解决了问题,但是看得见的手不能代替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的好处我们要承认。
目前,有更多的人质疑,银行释放的过多流动性会带来的压力,姚景源坦诚,3年后有可能会产生通胀,但不能用3年以后的事来调整今年的经济政策,在危机爆发后,如果不保增长,就会造成大量失业,影响社会稳定。明年,中国仍需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姚景源预测,中国经济明年仍是企稳回升态势,但亮点是结构变化。
“从统计数据看,去年11、12月份和今年的1、2月份是工业最坏的时候,到今年8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加值为12.3%,这说明中国经济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但结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姚景源认为,判断中国经济是否走出危机,应主要看工业,因为工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达到70%,在工业里重工业的比重又很高。
今年上半年,中国GDP的增长为7.1%,其中投资的贡献率为6.2%,消费贡献率为3.8%,出口为负2.9%。
“中国经济虽然出现了增长,但结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如果结构问题不解决,明年中国经济将会出现波动。后危机时代,中国应在保增长的基础下,重点把精力放在调结构上,并推动市场化的经济活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