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指數歷史低位稍回升 自我審查最嚴峻 記協籲同業現有環境「做到最好」︱Yahoo
新聞自由指數歷史低位稍回升 自我審查最嚴峻 記協籲同業現有環境「做到最好」︱Yahoo
【Yahoo新聞報道】香港記者協會(記協)公布最新一期「新聞自由指數」,新聞從業員綜合評分由 2023 年的歷史低位 25 分微升至 28.9 分(滿分 100 分),終止連續五年跌勢。十項組成因素中有八項回升,但整體仍處低位,其中傳媒「自我審查」得分僅 1.8 分(滿分 10 分),與 2023 年得分相同,繼續為所有因素中最低分的一項。記協表示,整體指數回升屬正面信號,但分數仍偏低,未能反映香港新聞自由有實質改善,記者或只是在自由收緊的大環境逐漸適應。
記協:最大挑戰是維持獨立專業
調查於 2025 年 8 月至 9 月進行,透過電郵發放問卷予正式會員(以新聞為主要收入的從業員),並於傳媒機構及新聞發布會派發。調查由香港民意研究所負責整理及分析,共收回 220 份問卷,回覆率為 30.6 %,與往年相若。今次調查因略有延誤,故涵蓋 2024 年 3 月至 2025 年 9 月共 18 個月,並首度暫停公眾部分。
新聞自由指數由 10 項因素組成,各項滿分 10 分,越高代表狀況越理想。最新結果顯示,「新聞傳媒在獲取報道所需資訊時出現困難(如政府文件、官方數據、專家及市民意見)」與「傳媒自我審查」得分與去年相同,分別為 2.7 分及 1.8 分,後者續為最低得分項。記協表示,現時最大挑戰是新聞工作者能否避免個人式自我審查,即免受外力干預下維持獨立與專業,保障報道的完整與真確。
記協續指,2023 年指數錄得 25 分的歷史低位,正值23條立法;今次調查期間發生一些新聞自由相關事件,如部分外籍記者簽證被拒常態化,記者則積極適應環境。記協形容,指數回升並非因為大環境下新聞自由好轉,或反映從業員在困難環境中的「韌性」。
鄭嘉如:記者為公眾追尋答案
記協主席鄭嘉如表示,指數輕微回升,顯示記者在新聞自由持續收緊下逐漸適應現況,未必全屬壞事;她又寄語同業,當出現自我審查的焦慮,都可仔細衡量出現問題的風險,不要為「免去麻煩」就將一些資訊留起不處理。記協作為工會,都希望記者能在現有環境下繼續努力,「做到最好為止」。
她又指,記者的職責是為公眾尋找答案,若明知有問題卻選擇刻意不回應,觀眾和讀者也會察覺到有些議題被刻意避而不談,「我深信傳媒界其實都係一種消費市場,你提供嘅資訊,你提供嘅新聞對於讀者嚟講係一種消費品......如果我哋唔答,蓄意去 withhold一啲嘢嘅話,其實係漸漸離棄讀者同埋觀眾嘅需求,咁如果你離棄佢哋嘅話,咁讀者都會背離呢一啲嘅傳媒,因為根本我睇你都睇唔到一啲有用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