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山的东亚共同体构想不被日本主流媒体看好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上台后,在亚洲各国积极推广他的“东亚共同体”构想,这也成为日本新一届政府外交的新卖点。
但日本的主流媒体却几乎一致认为,鸠山的“东亚共同体”构想本身并没有经过周密的论证,在本身还说不清楚的情况下就拿到国际舞台上亮相,显得极为模糊而令人感到疑虑重重。
日本《每日新闻》在一篇题为“含糊不清的‘东亚共同体’”的长篇文章中指出,日本的“东亚共同体”和亚洲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提出的主张是不同的。中国的共同体构想是以东盟为基础的,而日本极力主张让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其他区域的大国参加,从而削弱中国的主导权,这二者之间是有着很大差异。换句话说,《每日新闻》注意到鸠山政府的东亚共同体基本上是沿袭日本原有旨在牵制中国的“10+6”构想(即东盟10国与中、日、韩三国之外,再加上澳大利亚、印度和新西兰)之上的,而与中国坚持的“10+3”共同体构想是根本不同的。
构想定位含糊不清、不明确与美国的关系是日本主流媒体不看好鸠山“东亚共同体”的另一主要方面。鸠山在北京参加中日韩首脑会议时表示:“迄今为止,日本略有过于依赖美国之处。我们在认识到日美同盟重要性的同时,也将制订更为重视亚洲的政策。”针对鸠山的上述表态,《读卖新闻》担心鸠山的“东亚共同体”会被误读为日本外交重心已从美国移至亚洲,《读卖新闻》在社论中写道:“日本外交的根基是百分之百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的。为了避免引起误解,我们希望首相反复予以强调。”以保守派自居的《产经新闻》在社论中指出,日本要在亚洲外交发挥领导力量的大前提必须是通过日美同盟的互动与协力,希望鸠山首相对此铭刻于心。
同床异梦,可以说是日本媒体在谈论东亚共同体时最常出现的关键词。各报除了罗列东亚各国间政治体制存有差异以及彼此间还有资源与领土纷争等问题而有别于欧洲的统合之外,都不忘把焦点放在“正在崛起中的中国”话题上。日本媒体在论述与中国相处或竞争的问题时,脑中始终存在着美国和日美同盟的影子。这些影子之所以挥之不去,自然是与战前日本在亚洲的外交传统战略与冷战时期日本外交的基本思维分不开的。说的透彻些,没有战后美国在亚洲推行的冷战战略与美国的扶持,日本休想顺利回归亚洲,更别说出现战后的经济奇迹了。
综上所述,日本主流媒体针对鸠山政府的“东亚共同体”构想,虽然不被看好,批评声多于掌声,但深一层分析,各报是在与新政府分担喜忧,各报所要传达的信息十分清晰:“东亚共同体”的构想模糊不清,其具体内涵有待商榷和补充;各国对此构想的态度仍然停留在同床异梦的阶段;为了确保日本在东亚共同体中的主导权,鸠山政府必须坚守自民党时代的“10+6”基本模式;对于“中国的崛起”不可掉以轻心;在有关是否“脱美”或排除美国的问题上,鸠山政府要摆正态度,不要因标新立异或者试图推行模糊外交而引起长期盟友美国的疑心。 (刘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