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V型复苏底气足
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呈现好转态势,同时流动性和压力逐步积累。美元走软将增强市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从而可能导致大批资金流入中国。过剩的流动性流入资产市场,推高资产价格。
本刊记者 张学庆
股市总体向上格局已被市场基本认可,牛市第二波的基础在于宏观经济复苏的确定性越来越高。
V型反转
10月19日,在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介绍,今年1~9月份中国经济较上年同期增长7%~8%,实现年初提出的“保八”目标,基本上没有问题。
国家统计局判断,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呈现“V”形反转的态势。此前预计的“L”、“U”、“W”形增长暂未出现。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中国经济最坏时期已经过去,正处在一种平稳向上状态。中国工业历经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4个月低速,到今年8月份实现12.3%快速增长,经济呈现出典型的“V”形态势。
同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国企营业收入和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1~9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83万亿元,同比下降1.7%,降幅比1~8月减少1.8个百分点,9月比8月环比增长9.1%。其中,石化、汽车、房地产等行业利润增幅较大;电网企业和海运企业实现减亏;石油、钢铁、有色、电子等行业利润降幅进一步减缓。
宏观数据支持股市走好
与此同时,9月份的货币信贷、出口、房地产投资以及财政收入等数据均逐步向好,为股市向上提供支撑。
首先,9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速持续创出新高, 9月M1增速达到29.51%,M2增速达到29.31%,M1时隔17个月之后首次超出M2增速,呈现目前储蓄活期化特点,也说明经济回暖在增强,而储蓄存款也正流向证券市场。
进出口方面,9月进出口双超千亿元,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5.2%,跌幅大幅收窄,比8月份收窄8.2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已经是连续7个月反弹。而进口同比增长-3.5%,比8月份收窄13.49个百分点,表明内需的改善情况好于外需。中金公司判断,今年年底前出口同比转正,明年实际出口增长10%左右。
内需来看,房地产投资对投资拉动贡献度明显加大,前9个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达到17.7%,比8月份的14.7%,提高3个百分点。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9月同比上涨2.8%,涨幅比8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分析人士指出,在政府投资逐步衰减情况下,民间投资开始跟进,房地产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另外,前三季度我国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45067.56 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正增长。
在政府财政政策以及宽松货币政策拉动之下,内需已经得到明显改善。9月内需回暖和通缩减轻带动消费名义增速上升至15.6%~16%,尤其是汽车自年初以来销售火爆,汽车9月份消费133万辆环比增长近20%,前9个月累计销量达到966万辆,累计同比增速达到34.24%,比8月份的累计增速加快5.06个百分点。而家电消费在政策扶持下依然也维持高增长。通缩压力进一步减轻,9 月份CPI和PPI同比降幅继续大幅缩窄,CPI 有望在11月转正。
可以说,宏观经济的“V”形复苏,为牛市第二波的到来提供了坚实基础。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电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