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場地派雨傘膠袋 康文署被抨大嘥

查看相片
【晴報專訊】正值雨季,雨傘膠袋「塞爆」垃圾桶的情況隨處可見。有環保團體調查發現,逾7成康文署設施均有提供雨傘膠袋,絕大部分更屬不可降解。環團呼籲政府部門統一環保政策,切勿帶頭做「大嘥鬼」。
為了解政府設施派發雨傘膠袋情況,綠領行動於今年7至8月的雨天期間,到全港各區共103個開放予公眾人士進出及使用的政府設施,包括20個由政府產業署管轄的辦公大樓,及83個由康文署管轄的文康設施進行實況調查。
有防滑設施照派
結果發現,眾多政府辦公大樓中,僅有胡忠大廈會派發雨傘膠袋;但與此同時,72%的康文署設施均會派發雨傘膠袋,當中只約17%屬可降解,並最少有14間出入口設於室內、且地面已使用防滑材質的設施照常派「膠」。調查又發現,74%沒有提供雨傘膠袋的場地,其地面並不濕滑,相反有近2成提供雨傘膠袋的場地地面仍然濕滑,反映派發膠袋與否,於防止地面濕滑上無實際作用。
綠領行動助理項目經理葉翠雯指,結果反映政府各部門之間欠缺溝通,康文署更有帶頭浪費之嫌,倡議政府應將雨傘膠袋納入徵收膠袋稅項目之中,並為前綫員工提供更清晰指引,減少不必要的膠袋派發。
記者︰石嘉盈
編輯:林子豐
美術:招潤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