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傳媒稱美國取消中美準備會議 美否認但強調「談判必須符合美國利益」
英國《金融時報》及美國CNBC周二報道,白宮取消了計劃本周在華盛頓舉行、為中美貿易高層談判作準備的會議。不過,白宮經濟顧問庫特羅隨即否認有關報道,指兩國之間的溝通良好,正準備月底中國副總理劉鶴到華盛頓的高層談判。不過,庫特羅強調,「任何談判必須符合美國利益」。中美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加劇投資者對中國和世界經濟放緩的擔憂,美國股市主要指數周二均告下挫。
首先是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白宮因中美雙方在執行知識產權規則方面存在分歧,拒絕與中方為貿易談判舉行的準備會議。報道還說,原本計劃前來華盛頓與會的,是中國的兩名副部長。之後,美國財經電視頻道CNBC引述消息人士稱,證實《金融時報》這一報道,並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計劃本周與兩位中國副部長會面,以在3月1日截止日期前解決雙方存在的貿易差異,但這一會議已經取消」。3月1日這個日期,是去年12月G20會議期間,中美元首達成共識,宣布貿易戰暫時休戰後雙方繼續進行談判的最後期限。
對於《金融時報》和CNBC的報道,周二下午3時半,白宮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羅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說,不知媒體記者從哪裏得知這些消息,白宮「從未安排這樣的會議」,並表示與北京的溝通十分暢通,「天天通電話,從未中斷」。特朗普之前表示, 如果3月1日之前,雙方無法達成協議,他將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約一半商品,加徵一倍以上的懲罰關稅,從10%增加到25%。
《金融時報》的報道說,計劃本周到華盛頓的兩名中國副部長,是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和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他們準備為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於1月30日至31日在華盛頓舉行的高層會議作準備。《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說,美國官員取消了這次準備會議,是因為「在強迫轉移技術,以及在中國經濟長遠結構性改革方面缺乏進展」。
CNBC引述消息人士稱:「上周四或周五,美國官員告訴中方,如果他們沒有準備好把如何糾正違反知識產權錯誤的確實具體做法擺在桌上,那就不必來華盛頓了。」報道又說,要求中國糾正其違反知識產權的錯誤,是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核心,也是美國政府對中方徵收關稅的原因。報道指,美方要看到中方在這個問題上採取的行動。美國談判代表要求,北京停止強迫外國公司向中國合資伙伴和其它公司轉移技術的做法,並希望中國政府廢除歧視外國投資者的國家補貼和產業政策。
《金融時報》說,美方要求中方帶着書面資料到華盛頓來舉行面對面談判,具體列出北京準備如何解決美國提出的有關強迫技術轉移和結構性改革的問題。《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說,中國談判代表拒絕改變長期立場,稱外國公司沒有被強迫向中國公司轉移技術。中方還認為,中國現在提出的改善外國公司在一些領域的市場准入和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應該可以解決美方的關切。
《金融時報》說,華盛頓取消中美貿易高層談判的準備會議,「顯示了在3月1日最後期限達成協議所面臨的困難」。該報又說,雖然劉鶴下周訪問華盛頓的準備工作還在繼續,但是「特朗普政府拒絕本周中方兩名副部長,顯示了雙方立場間仍然存在的分歧有多大」。CNBC則稱,取消面對面會議,顯示要達成一項超越G20停戰共識的「完全協議」是困難的。
中美貿易談判事態近日急速變化,因為在1月19日,特朗普總統還對貿易談判發出樂觀評論,他說:「跟中國的貿易談判進展非常好」,還說到3月1日截止日期,「一項交易很可能會達成」。但就在幾天前,聯邦參議員查克·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說,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的簡報,中美談判「在必須作出的結構性改革方面,一直沒有任何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