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日本水產反加速「去中國化」 從扇貝的故事說起

熱度35票  瀏覽2次 時間:2024年9月23日 09:12

中國政府上周突然公布將恢日本水產品進口,為愛吃優質日本食品的中國人帶來喜訊,不過對中國就未必是好消息,因為經歷一年的禁運不僅未有令日本出口急跌,有日本商人更趁機會將供應鏈「去中國化」,在越南及墨西哥物色扇貝處理廠,蠶食中國每年778多億美元生意

禁福島水產反遭「去中國化」,從扇貝的故事說起。 (Doug Duran/MediaNews Group/East Bay Times via Getty Images)
禁福島水產反遭「去中國化」,從扇貝的故事說起。 (Doug Duran/MediaNews Group/East Bay Times via Getty Images) (MediaNews Group/East Bay Times via Getty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國新聞任睇

中港佔日本漁農出口近四成

時間回到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廠在「三一一大地震」中受到嚴重損壞,廠方經歷超過十年注水冷卻核燃料後,去年8月24日決定分批向海洋排放核廢水,事件令中國當局相當不滿,表示「強烈反對、嚴正交涉」,並宣布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而香港則稍為寬鬆,禁令只涵蓋福島等十個都或縣的水產品。

兩地政府的決定,即時嚇窒整個日本漁農業,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統計,禁令生效前的2022年,中國內地和香港佔日本漁農食品輸出金額,分別20.8%和15.6%,一個禁令足以令日本一夜之間失去近四成生意額,相當誇張!美國駐日本大使Rahm Emanuel更直這是北京「經濟戰」的一部分。

在眾多水產品中,扇貝成為最大的犧牲者。扇貝是價值最高的海產品之一,嚴重依賴中國市場,以扇貝出口重鎮北海道為例,有七成扇貝都是輸出到中國;中國實施禁令之後不久,當地扇貝價格下跌了11%至27%。

多年來中國都是日本扇貝的主要處理地,圖為中國蘇州一個碼頭落貨的情況。 (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多年來中國都是日本扇貝的主要處理地,圖為中國蘇州一個碼頭落貨的情況。 (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多年來中國都是日本扇貝的主要處理地,圖為中國蘇州一個碼頭落貨的情況。 (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多年來中國都是日本扇貝的主要處理地,圖為中國蘇州一個碼頭落貨的情況。 (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CFOTO via Getty Images)

禁運一年 出口僅跌2%

眼見漁民受到禁運之苦,日本政府去年宣布在原本已有的5.47億美元的補助金之外,再推出總值1.4億美元的緊急救援措施,以採購和儲存扇貝及其他海產品,並分散中國市場風險,開發通往歐洲等其他市場渠道。東京電力公司(TEPCO)也已開始為約1,000名受影響的漁民提供賠償,首相岸田文雄稱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護該國的漁業。

經過一連串的工作後,成效如何?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指今年一月至七月的漁農產品出口,僅下跌2%,即使失去中港近四成的生意,也令這場被美方形容為「經濟戰」的禁運措施,影響不了日本出口。各國中以美國貢獻最大,取代中國成為日本漁農產品最大輸入國,比去年同期增加16.4%,貨值達1,339億日元,另外越南、荷蘭和南韓亦增加介乎17.2%至20.1%,日本當局「對沖」風險策略相當成功。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受望利用墨西哥Ensenada市的設施,處理日本扇貝。(JETRO)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受望利用墨西哥Ensenada市的設施,處理日本扇貝。(JETRO)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積極在外國推廣日本食品,圖為今年三月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酒吧及餐廳業博覽。 (Bryan Steffy/Getty Images for Nightclub & Bar Media Group)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積極在外國推廣日本食品,圖為今年三月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酒吧及餐廳業博覽。 (Bryan Steffy/Getty Images for Nightclub & Bar Media Group) (Bryan Steffy via Getty Images)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經歷一年的禁運,對中國也很有可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董陳強指受到排水事件影響,本地已有逾千間日式餐廳在一年內結業,而之前提到的中國扇貝行業亦受到衝擊。長期以來不少國家都利用中國的低廉勞動力,用來處理及包裝海產,為中國造就了一個每年778億美元海產加工產業市場,即時遠至北美海域的漁獲,都會千里迢迢送到中國的加工廠加工,再長途跋涉運回歐美市場出售;日本的扇貝也不例外,需要先在中國處理以符合歐美的食品衛生標準,有八成日本扇貝都是經中國處理。

「去中國化」蠶食百億計生意

中國的禁令不僅摧毀日本扇貝在中國的市場,也破壞了日本的扇貝供應鏈,為了減少對中國處理扇貝的依賴,日本海鮮生產商正有秩序轉移相關工序到墨西哥及越南工場。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就計劃在墨西哥最大海鮮加工城市Ensenada,取代中國的扇貝加工中心,Ensenada本身亦以養殖生蠔、鮑魚和青口聞名,並擁有大量經驗豐富的去殼工人,而該市美國的海鮮業界享有良好聲譽,也是日方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

墨西哥處理的日本扇貝,比在中國處理的可賣貴一倍,圖為美國華盛頓的一家日式餐廳。 (Scott Suchman for 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墨西哥處理的日本扇貝,比在中國處理的可賣貴一倍,圖為美國華盛頓的一家日式餐廳。 (Scott Suchman for 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謝展寰去年指日本排放計劃跨越30年,若處理過程出現問題,必然會對生態環境、食物安全帶來嚴重損害。 (Vernon Yue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謝展寰去年指日本排放計劃跨越30年,若處理過程出現問題,必然會對生態環境、食物安全帶來嚴重損害。 (Vernon Yue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墨西哥加工 比中國賣貴一倍

為日本企業加工扇貝的中國工場,會採用一種名為「濕包裝」的手法,加入磷酸三鈉令扇貝變軟,但有機會令扇貝失去色澤和鮮甜味道,不能用作刺生壽司;然而墨西哥工場不採用這種處理手法,而是將扇貝冷卻後直接運往美國,這種達「刺身級」扇貝,可以比中國處理的扇貝賣貴一倍,這相信是日本漁民始料不及「去中國化」的好處。不過正如iPhone送到印度生產一樣,墨西哥對處理扇貝經驗不足,需要透過時間去提高品質。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去年八月振振有辭,指日本排放計劃跨越30年,若處理過程出現問題,必然會對生態環境、食物安全帶來嚴重損害,如今日本在不會停止排放、檢測標準不變情況下,即將獲得中國內地放寬食品進口,謝展寰如何跟進,將會是有趣的「看點」。

頂:1 踩: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2 (12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6 (11次打分)
【已經有10人表態】
1票
感動
1票
路過
1票
高興
1票
難過
1票
搞笑
1票
憤怒
1票
無聊
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