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住有所居是老百姓千百年来的梦想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热心人
熱度88票  瀏覽5次 時間:2009年12月30日 09:23

——李克强副总理在山西考察侧记

十二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宝顺,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等陪同下,来到大同县倍加造镇营坊沟村考察。图为与八十三岁的老党员、老党支部书记蒙品亲切交谈。

隆冬时节,朔风刺骨。但在冰封的雁北大地,却早已涌动着阵阵暖流,激荡着奋进激情。

12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省领导张宝顺、王君、杜玉林、李小鹏、高建民等陪同下,深入大同市的农村、社区和城建工地,走访慰问干部群众,详细了解棚户区改造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每到一地,李克强都同基层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共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计。每入一户,李克强都嘘寒问暖,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送到了群众心坎里,把求真务实、心系群众、平易近人的风范留在了这块厚重的能源基地和黄土地上。

这是李克强两年来第二次来山西考察。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他来山西考察煤电生产供应,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寄予殷切希望。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一揽子政策方针,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把落实“三保”措施与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在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同时为全国建设提供能源服务,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人民生活上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李克强对我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扎扎实实推进结构调整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全省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向好势头,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温暖、更舒适。

党员就要给乡亲们办实事,解决群众最迫切的困难

如何使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起来,使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李克强心里牵挂的大事。

一下飞机,李克强就驱车来到大同县倍加造镇营坊沟村。他沿着蜿蜒的冰冻小路,挨家挨户察看房屋状况和居住环境。

在老党员蒙品家,李克强坐上炕头,与他聊起了家常。蒙品今年83岁,是1947年入党的老党员,担任过30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曾带领本村党员干部利用高灌等科技手段发展优质高效农田。

“身体怎么样,吃饭怎么样?”李克强关切地问道。

“身子骨硬着哩,胃口也好着哩。”蒙品高兴地回答。

“有多少地?种点啥?今年粮食打了多少?”

“有20多亩地。我80多岁了,不下地了,都是孩子们来种。今年种了10来亩玉米,收了6000多斤。”

“家里收入怎么样?”

“我和老伴每个月有60元的养老金,还有低保金和党组织的补助金,日子过得还可以。”

“看病有医保吗?”

“有合作医疗,看大病帮助很大,能报销一大部分。”

随后,李克强提出要看看家里的粮食储藏情况。他走到面缸跟前,弯腰揭开了缸盖,里面是细细的黄米面。蒙品说,这是雁北高寒地区特有的黍子面,属于小杂粮,在农村叫糕面,逢年过节时用来炸油糕。

临别时,李克强紧握住老人家的手说,作为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你带领村里的党员干得不错,给乡亲们办了很多事情,功劳很大。

蒙品说:“为人民服务我做得还不够,关键是共产党领导得好呀!”

接着,李克强又走访了几家贫困户。在村民蒋茂云家,李克强走进厨房、后院等处,仔细察看旧窑洞受损情况。当得知老两口在村里帮助下住进了新盖的瓦房,并按时领到养老金和低保金时,李克强十分欣慰。他拉着蒋茂云的手说,天气冷了,要多穿衣服,祝愿您健康长寿。

李克强叮嘱当地干部,住房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一些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很差,甚至不能遮风挡雨。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解决群众最迫切的困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使群众住得安稳、住得踏实。

“李副总理来看望咱们啦!”这个消息瞬间传遍了全村,村民们纷纷涌了过来。李克强亲切地与大家一一握手,预祝大家新年好。现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工作要做实、做细,好事一定要办好

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是李克强此次调研的重点。考察期间,李克强在大同主持召开全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现场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要做到“五个确保”,即确保群众得到实惠,确保资金及时到位,确保政策有效落实,确保改造规范有序,确保操作过程公开透明、分配结果公平公正,把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成廉政工程、德政工程,把这一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省委书记张宝顺在会议致辞中指出,我省立足于工矿型城镇比重大的省情实际,把加快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2004年以来累计建设了65万套、4500万平方米,促进了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城市面貌、城乡环境和整体形象的提升。我们要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下更大决心、拿更多投入、以更强举措予以推进,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条件,加快新基地新山西建设进程。

省长王君在会议发言中说,我省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于,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二是制定配套政策,三是保障资金到位,四是进行机制创新,五是强化督促检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省把棚户区改造列入省级重点工程,创新项目审批、补偿安置、工作推进机制,妥善解决拆迁安置等问题,保证了有力有效推进。我省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力争用3年时间全部完成城市和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向党中央、国务院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议间隙,李克强来到大同市城区鼓楼东街,了解棚户区改造情况,看望慰问棚户区居民。鼓楼东街是大同市城区最早的街道之一,辖区内文物景点多达7处,城市棚户区比较集中。近两年时间里,东街已完成2100多户改造搬迁动员工作。

27日下午,李克强来到王喜、杨凤英夫妇家,一边仔细察看老两口捧出的低保证、医保证,掀起褥子感受炕角的温度,一边关切地询问收入情况、生计打算,与他们一起算细账,征求对拆迁改造政策的意见和建议,祝愿他们早日住上称心如意的新房。

“家里有几间房?多大面积?住在这里有什么不方便?”

“6间房,建筑面积不到100平方米。3代4户11口人,非常拥挤。公共厕所少,上厕所还得排队。”

“党和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帮助大家解决住房困难。你们愿意拆迁改造吗?知道拆迁的政策吗?”

“非常愿意。我们也了解拆迁的政策,这里的棚户区要改造了,想早点搬。”

王喜夫妇介绍说,家里收入不高,如果拆迁的话,要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就够了。按照市里45平方米以下“拆一还一”的政策,只需再交15平方米的房钱,这样比较划算。

大同市城市和工矿棚户区拆迁住房,出台了“零成本”旧房换新房、拆除房屋建筑面积实行“拆一还一”、阶梯价保障住房等一系列具体的惠民措施,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低收入群众。

“老百姓都支持政府的政策吗?”

“当然支持。我们都相信党和政府。”

李克强听了十分高兴。

走访中,李克强认真了解公共设施情况和城市棚户区改造的详细方案。东街居民除家居面积较小之外,公共空间和服务也无法满足需求。由于古城内文物景点较多,无法就地重新安置居民,安置小区大多位于古城外围。大同市采取选择性安置方案,居民可根据自己意愿,自由选择安置地段。新安置小区周围,医院、学校、超市等配套设施齐全,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工作要做实、做细,好事一定要办好!”李克强叮嘱随行的负责同志,住有所居是老百姓千百年来的梦想,保障性住房建设也是当前保增长、扩内需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让困难群众都能够住上具备基本条件的住房。

“请李副总理放心,我们一定把这件事情办实、办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民”字当头放,围绕“民”字做文章,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28日下午,李克强来到大同市规划展览馆,察看城市规划展示,听取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李克强就有关问题不时插话提问,与有关负责同志就解决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要求。

2008年至今,大同市投资130亿元,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棚户区改造大决战。规划建筑面积886万平方米、住房10万多套,现已建成572万平方米、住房5.8万多套。一座座住宅楼拔地而起,数万户家庭喜迁新居,幸福和感恩之情写在每一位圆梦者的脸上。

家住西环路惠民西城小区的陈怀玉,就是较早搬入新居的拆迁户。李克强走入陈怀玉家中,仔细察看房屋的户型结构,询问购置和装修资金情况,畅谈迁入新居后的感受,展望新的生活。望着整洁的客厅、厨房和卫生间,感受着新型地暖带来的暖和室温,李克强高兴地说,一看就是安置房,外表不豪华,但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造价又低,让群众不花太多的钱,住上这样面积够用、环境又好、绿化又好的房子,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李克强嘱托当地负责同志,帮助大家搬进新家,这是第一步,今后要在提高小区管理和物业服务水平上下工夫,让人民群众住得舒适又便利。

大同市是整个山西的缩影。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低收入群体实现“居者有其屋”,正是山西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根本出发点。

“‘民’字当头放,围绕‘民’字做文章,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个指导思想是完全正确的。”李克强充分肯定了山西省特别是大同市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

他说,从大同市的城市规划可以看到,实施时间不长,但你们从自身实际出发抓得有亮点、有突破,为全国提供了新鲜经验。你们概括的民心、民富、民有、民和、民乐“五个民”工程,归结起来就是为民工程,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他表示,国家对山西的棚户区改造,将继续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他还要求有关部门抓紧审核为棚户改造区配套的热电联产供热项目,争取早日供热。

李克强充满感情地说,当煤炭供应紧张的时候,山西为国家保电煤、保电力供应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次在大同召开全国城市和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是对大同和山西工作的肯定。因为大同在棚户区改造上力度大、动作快,取得了明显成效,老百姓比较满意。刚才又看了你们的规划,了解了大同悠久的历史文化,看到了大同的美好未来。我相信,等棚户区改造好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得更好,大同的城市面貌、人民生活还会再上一个新台阶,再加上你们大力发展工业园区、新产业,大同一定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山西的科学发展也一定会更好。大家一起来努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2 踩:4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03 (3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7 (30次打分)
【已經有21人表態】
4票
感動
2票
路過
2票
高興
4票
難過
2票
搞笑
2票
憤怒
3票
無聊
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