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易抑鬱 靠強光紓緩?

熱度106票  瀏覽0次 時間:2018年1月22日 09:14
查看相片
全球抑鬱人數估計每逢冬季增加10%,有指因冬季日照時間短及空氣污染重等導致生物時鐘紊亂和神經內分泌失調,引起焦慮等問題。(資料圖片)

【經濟日報專訊】本港即將再次迎來寒流,有研究顯示,港人在冬季更易抑鬱,情緒病患者更會提高死亡風險。面臨高污染及低能見度,市民若感抑鬱,則可考慮以燈光療法等紓緩。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X@8\Cee

天文台昨日預測寒流再至,受東北季候風影響,本周起氣溫逐步下降,下周一(29日)市區更將低至11度。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WoA.KL+D

污染勁能見度低 致生理失調

4fS#z9@z%u~1

寒流對本地而言看似無大礙,惟理工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本地患有癡呆症、躁鬱症等情緒病的人士在持續寒冷及能見度低的天氣下,第一天死亡風險增加16.4%,第二天更增加26.5%,反映本港其實有如北歐等高北緯度國家,存在冬季抑鬱的現象。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cJD^-Eb7{

據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料顯示,所謂季節性情緒失調(SAD,俗稱「冬季抑鬱症」)的徵狀類似其他抑鬱徵狀,包括專注力、精力及社交意慾下降,常感無助、悶悶不樂且容易煩躁。SAD較常見於北緯30度以北或南緯30度以南的地區,但近來發現即使亞熱帶地區如本港(北緯22.40度),及巴西聖保羅市(南緯23.55度)亦可發生,全球抑鬱人數估計每逢冬季增加10%。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1yr2m:l*Nna

為何冬季格外容易情緒低落?科研期刊《Psychiatry Research》認為,人類在冬季雖不會冬眠,但行為上亦會呈差異,節省能量過冬,源於自然生存機制。但時至今日,日照時間短及空氣污染重等因素,即便是亞熱帶地區亦經常能見度偏低,導致生物時鐘紊亂和神經內分泌失調,以致引起焦慮、失眠等健康問題。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PIq,Tm

高北緯度國家如瑞典及挪威,一般鼓勵人們冬季增加接受自然光,例如多做戶外運動。惟香港每逢冬季均有霧霾天氣,如環保署早前曾就渣打馬拉松將舉行之際警告空氣污染嚴重,呼籲市民減少外出。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CF|%LEL

治療燈盒 日照半小時足夠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gs S a5iQ B&H

即使被污染「禁足」室內,仍有方法紓緩抑鬱狀況。本地註冊西醫Susan Jamieson表示,徵狀源於低能見度,只需提高室內亮度已有莫大裨益,例如使用強光療法,即利用比普通燈光強10倍、約2,500照度單位(lux)的治療燈盒(light box)照着自己,每天早上約30分鐘便足夠。

5a Cx:|\;x3@@N1

本地慈善機構Mind Hong Kong表示人們受SAD影響,容易偏食高澱粉質食物,此時應更注意均衡飲食,避免缺乏維他命D與B12;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亦建議,可接受認知行為治療(CBT),透過與心理醫生談話改變負面思想,強調是目前認受性最高的抑鬱心理療程。寒流殺到之際只需稍加留意,便無必要因SAD而變「sad」。

)O3DiD!hB+vB_1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lVC%^\
頂:9 踩:4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72 (29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41 (29次打分)
【已經有35人表態】
4票
感動
4票
路過
3票
高興
5票
難過
7票
搞笑
4票
憤怒
6票
無聊
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