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日報專訊】3、4歲小孩可作主嗎?號稱德國首家民主幼稚園的Dolli Einstein House堅信可以,憑藉多年研究經驗,確保小孩有權自行決定早餐和玩具等日常事宜。
本地學生往往到中學、甚至大學才較有空間於校園推行一己想法。德國北部石荷邦(Schleswig-Holstein)的Dolli Einstein House雖只是日間託兒所,卻已於學校憲章賦予幼童體驗民主的權利。
德幼園生 可票選早餐菜單
該校的幼童可以符合民主的暗票程序、簡單多數原則選出代表,每月以至每周於議會探討及決定切身題目,早餐有哪味道的蛋糕,該吃魚手指加配菜、還是吃豆及薯蓉,甚至彈夾是否合適表演用具皆可公開討論。個別小孩還可入紙抒發不滿,交予多由較年長5、6歲小童組成的議會審核。若遭否決,只得乖乖服從。
除教學生尊重多數人決定外,校方亦想讓他們明白權利必有界限,比如學生不能作有違安全的決定,如整天穿着同一條尿片。教師指,孩童往往很能辨別、應對不同場景,當成年人能釐清放權界綫,一切甚易推行。
美國教育大師John Dewey曾說,民主跟教育密不可分,只有民主教育方能創造民主社會。學校是孩童日常生活中最貼近真實社會的架構,講權利也重義務,透過親身體驗如公開議論、競選班代表,學生能學會尊重和容忍他人,求同存異。學者相信那比光從理論教授民主為好,更能應用社會與職場。
挪威小學 選代表參與管治校園
北歐國家普遍相信,民主不是年長學生的特權,其價值及實踐要不分年齡遍及所有課程。以挪威為例,學生小學三、四年級已能投票選學生代表,選出的學生會皆獲官方保證可參與校園管治及發展,從而令學生體驗集體審議,學會解決利益衝突,當地更有大量學者研究如何令學生會制度更能體現民主。
就算發達國家以外,也有個別如哥倫比亞郊區廣推的「Escuela Nueva」新學校模式獲世銀、聯合國雙雙讚賞,亦可堪港校參考。Escuela Nueva將校園轉化為民主實驗室,校長不再是無可爭議的「小獨裁者」,教師、家長及年幼的學生全部有權決定學校該如何營運。學生不再被動地聽老師講課,也落手落腳分組討論和實踐,甚至反過來負起訓練新老師熟習模式的責任,地位、見識更受重視,學習成效亦更勝富渥的市區學生。
新教育模式 港需時間消化
按照民主思想,小孩也是有一定能力的公民,能發表值得聆聽的意見及參與決定的能力,歐洲、拉美的經驗皆顯示,早至小學甚至幼稚園已能推行。
當然,民主不是鐵板一塊,體現形式須隨情景變動,要箇中核心思想深植本地學生腦袋,無疑需要時間及資源去培訓春風化雨的校長和教師,擁抱對大部分港人仍屬陌生的新教育模式。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