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风险防“乱花钱”国资委再查央企投资
每经记者汤白露发自北京
时至年底,国资委方面再次对央企投资情况展开摸底调查,且今年的调查重点在于央企的投资风险控制。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下属央企上报2009年投资完成情况和2010年投资计划。该通知指出,上述举措是为了全面了解中央企业的投资情况,加强央企投资管理。
“这次摸底调查时间很紧迫,要求央企在2010年1月31日前将投资情况报送国资委。”2009年12月29日,国资委规划发展局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调查内容
全面摸底央企投资
“调查分为境内投资与境外投资两大类;另外,需填报的数据主要包括主业和非主业的投资额、自有资金和贷款的资金等。”国资委规划发展局上述人士解释道。
记者获得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央企上报的具体内容包括4大方面:2009年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与股权、产权投资)的总体完成情况;2009年投资监管情况;2009年投资效果分析;2009年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关建议。
在固定投资方面,问卷设计分为境内投资、境外投资、主业、非主业、自有资金、贷款资金等多个项目。
该调查问卷指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较多的企业可依据2009年投资额排序填写前20个项目,不足20个项目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通过上述统一问卷调查,国资委可以全面掌握下属央企在2009年的投资情况,其目的在于控制央企乱投资行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国资委规划发展局上述人士表示。
据该人士介绍,国资委针对下属央企每个月都有动态投资监测,也就是说央企必须按月上报新的投资情况。而这次年底上报,是一次大汇总以及提前上报2010年的投资计划。通过统计分析这次汇总调查的数据,国资委作为出资人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央企新增的负债,因贷款投资金额必须上报。
调查重点
投资风险控制是关键
记者了解到,国资委开展上述央企投资调查始于2007年,但调查重点在逐渐发生变化。
“早两年调查侧重于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方面,但是今年的调查重点在于投资风险控制。”国资委规划发展局上述人士表示。
记者另外从国资委内部获悉,金融危机以来,央企投资出现较大亏损,特别是非主业投资几乎失控,这也是此次加强调查投资风险控制的关键原因。
此前,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伟发表文章披露,截至2008年10月底,68家央企涉足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浮亏114亿元。究其原因,企业追逐高额利润套利是要害所在,另外,违规越权操作、风险控制不力、内控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也值得反思。
国资委一位相关司局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中央企业在证券等非主业领域的投资损失,一直是导致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国资委并不鼓励中央企业多元化投资。
因此,针对投资风险控制,国资委在此次调查中进行了重点细化。一方面,要求央企业针对投资资金落实及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变化情况做出书面说明;另一方面,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管,要求央企针对投资管理体制的建设及实施情况作出书面说明。
另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介绍,国务院国资委针对下属央企的衍生品投资多次发文进行警告,但是因为衍生品投资是一个新品种,国内一直缺乏与之适应的相关法规条款。
“关于央企衍生品投资,这次摸底调查只是有所涉及,但并不是针对衍生品投资进行的专项调查。”国资委规划发展局上述人士解释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