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四億撥款 助七千學障童

熱度92票  瀏覽5次 時間:2016年1月21日 09:20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林鄭月娥上周形容《施政報告》的扶貧安老措施「窩心」,惹來批評。林太強調,她不是「作個字眼出來幫政府」,而是「由心出發」;她提到政府推出的「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畫」,提供「到會式」服務,到幼兒學校辨別有學習障礙,包括過度活躍或自閉症的小朋友,並即時提供康服服務,「這些不是窩心服務,不是細緻服務,還是甚麼?」

  林太表示,香港現時有六千八百個,主要是兩歲到四歲的小朋友,在輪候特殊學前服務,「我看過好多自閉症細路,只要你早幫他,他好容易就回去正常(學習),甚至他會做得好叻。」但這班小朋友現時卻要等十三至十八個月才獲協助,早已過了治療黃金時間,「裏面有好多中產,但真的無服務,有錢都買不到。」

  她形容,今次政府前所未有地推出「到會式」服務,讓言語、職業、物理治療師隊伍,到全港四百五十家幼稚園協助已被辨別的小孩,之後可再到中心持續獲治療。她指之前獎券基金撥款四億多元,透過協康會進行兩年的先導計畫,港大評估顯示接受服務的小孩表現有明顯進步。政府決定再次撥款推出常規計畫。

  零輪候 即時有服務

  這種撥款方式更是罕見,過往政策必須在先導計畫完結後才再向庫務局申請撥款。但她與財政司司長共同主持分配內部資源會議時,堅持先撥款,「我話唔得,FS,這次要先畀錢,不先付錢,我怎叫那些大學train多點言語、物理、職業治療師?」所以今次政府已訂定四億多元撥款,緊接兩年先導計畫作常規撥款,「我可以大膽講,這計畫會令輪候時間減至零,評估了有特殊需要就即時有服務……這些不是窩心,不是細緻服務,還是甚麼?」

  要聞

頂:3 踩: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69 (29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 (31次打分)
【已經有26人表態】
3票
感動
2票
路過
5票
高興
3票
難過
3票
搞笑
4票
憤怒
3票
無聊
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